新陽城遺址

新陽城遺址

新陽城遺址位於安徽省界首市城區西北17公里處,俗名尹城子,占地136畝,遺址略高於周圍平地1.5米。1998年新陽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城存在於春秋至三國時期,歷時達1000年之久,因地處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屢遭戰爭洗劫,自成一部興衰史。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谷陽城遺址位於固鎮縣城南1公里,澮河南岸,京滬鐵路西200米,屬固鎮縣連城鎮谷陽村。谷陽城建於西漢初,廢於唐顯慶元年。期間谷陽城作為谷陽郡、陽平郡、谷陽縣等郡縣治達862年之久。谷陽城在漢屬沛郡谷陽縣地,後漢屬沛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在谷陽城置陽平郡,太和年間改稱谷陽郡,改谷陽城為谷陽鎮,俗稱谷鎮,後逐步演變為今名固鎮。東魏武定六年復取谷陽郡,領連城、高昌2縣。隋廢谷陽郡,仍為谷陽縣。唐顯慶元年省谷陽入蘄縣。 谷陽城遺址距今2000餘年。遺址主體為四方土城,每邊城牆約為1000米,面積100萬平方米。城有4門,且都居各邊正中。谷陽城遺址比周圍高出約3米,城牆殘高平均3.5米,上寬20米,基寬30米。城內文化層厚度達3.5米。遺址地表遍布漢代殘磚碎瓦,各類陶器殘片,漢代建築材料殘片如地磚等。遺址東門處曾出土石礎。現故城內大部分為耕地,北部有一所谷陽國小和部分住戶。

歷史沿革

新陽城遺址其城春秋為蔡國屬地,時稱莘邑,《左傳·莊公十年》:“荊敗蔡師於莘”,即此。秦置為新陽縣,隸陳郡。新陽得名於新水《水經·潁水注》:“新溝自潁北東出,縣在水北,故應劭曰縣在新水之陽。”“新”、“莘”音同,新水原名當作莘水,秦既以莘改置新陽縣,莘水遂改作新水。今新陽城遺址東、南兩面各臨一小水,相會於其城西南,古今形勢相符。

秦末陳勝領導農民起義,被叛徒賈莊殺害。當此危難之際,陳勝故涓人?呂臣組成“蒼頭軍”,奮然起兵新陽,先後二次復都城陳郡?今河南淮陽縣 ,扭轉了局勢,穩固了義軍陣地,振奮了士氣。楚懷王任命呂臣為司徒,負責後勤軍需;任命其父呂清為令尹,輔佐政令,與項羽、劉邦等起義軍配合最終推反了秦王朝的統治。

楚漢相爭,垓下之戰,劉邦徹底戰敗了項羽,呂臣及其父呂清率部投奔劉邦。次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遂以新陽縣封給呂清為侯國、改屬汝南郡。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 呂清死,呂臣繼為新陽侯。此後歷呂義、呂它、呂善、呂譚四世,至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 廢除,復為新陽縣。劉邦所以封呂清為新陽侯,並非表彰其與呂臣在反秦鬥爭中的功績,而是為了維護西漢王朝的統治,以其背楚歸漢,即“漢五年前202年 用令尹初從”。至成帝鴻嘉二年,五月又封劉永於此新陽侯國,平帝元始二年,其子劉級嗣,旋廢,復為新陽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年,以新陽改隸淮陽國。未久,又封陰就於此為新陽侯國;其子陰豐嗣,至明帝永平二年,59年,夏廢為新陽縣。安帝延光元122年 新陽縣由淮陽國還隸汝南。西晉時縣廢。

歷史遺存

新陽城遺址重厚的歷史給新陽城遺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該城址四面有城門,環城有護城河,當地農民在勞作中發現了大批文物,僅錢幣就包括有鬼臉幣即蟻鼻錢 、布幣、漢半兩、漢五銖、王莽布泉和小泉直一待。1974年1月5日其地又出土了“大泉五十”錢範一件,呈方形,邊長7厘米;此外還有青銅器皿、施彩灰陶、漢磚、筒瓦、漢石磨、鹿角化石以及煉銅、鑄鐵留下的渣痕。凡此,說明了新陽城當時政治、軍事的重要和商業的繁華。新陽城遺址以西與以北不遠處,分別有兩個大型 堆,很可能為漢代所封新陽侯墓葬所在。由於該遺址地處黃泛區,屢經水患,大部分文物淤埋於地下,有待於進一步發掘。另據當地老人回憶,清宣統年間,遺址內出土一石碑,上有篆書“漢信陽馮異”字樣,出土銅箭簇上亦有“馮異”二字。1985年春安徽潁上縣江口古城址出土銅質方形“新陽長”印一枚。馮異,東漢光武帝的大將,《後漢書》有傳,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縣東 人。兩漢無信陽縣,今潁上縣江城址於漢為慎縣治。“信”、“新”二字同音,是否此“信陽”即是“新陽”?又為何“新陽長”方印不在新陽城遺址發現而流落於潁上縣江口城址?很值得作進一步研究。

文物保護

5月19日上午,固鎮縣召開“谷陽城遺址保護規劃”座談會,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等4位考古專家應邀參加此次會議。 會議主要圍繞谷陽城遺址保護規划進行研討,並就谷陽城歷史淵源、學術價值及文化旅遊開發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谷陽城遺址保護規劃座談會的召開,標誌著固鎮縣“谷陽城遺址”保護規劃項目的正式啟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