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校注

新語校注

新語校注,作者為王利器,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出版時間: 1986

ISBN: 9787101014846

開本: 32

定價: 20.00 元

內容簡介

本書凡兩引穀梁傳,至德篇末“故春秋谷”,似引傳說魯莊公事而缺其文。考漢書儒林傳:“申公,魯人也,少與楚元王交俱事齊人浮邱伯,受詩。”又一云:“申公以詩、春秋授,而瑕邱江公盡能傳之。”又一云:“瑕邱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於魯申公。“楚元王交傳:“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同受詩於浮邱伯。伯者,孫卿門人也。”夫穀梁家始自江公,而江公受之申公,申公受之浮邱伯,浮邱伯為孫卿門人,今荀子禮論、大略二篇具穀梁義,則荀卿穀梁之初祖也。荀卿晚廢居楚,陸生楚人,故聞穀梁義歟?鹽鐵論:“包邱子與李斯俱事荀卿。”本書資賢篇:“鮑邱之德行,非不高於李斯、趙高也,然伏隱於蒿廬之下,而不錄於世。”鮑邱即包邱子,即浮邱伯也。楚元王傳註:“服虔曰:“浮邱伯,秦時儒生。”陸生蓋嘗與浮邱伯游,故稱其德行,或即受其穀梁學歟?辨惑篇說夾谷之會事,與穀梁定十年傳大同。至德篇說齊桓公遺高子立僖公事,本穀梁閔二年傳。懷慮篇言魯莊公不能存立子糾,亦本穀梁莊九年傳。可征陸生乃穀梁家矣。故所述楚漢春秋,向、歆入之春秋家。但輔政篇說鄭儋歸魯,至德篇說臧孫辰請糴,明誡篇說衛侯之弟鮳出奔晉,今穀梁傳無此義。道基篇所引傳曰:“仁者以治親,義者以利尊。”今穀梁傳亦無此二語。彥升案:穀梁之著竹帛,雖不知何時,而出自後師。陸生乃親受之浮邱伯者,實穀梁先師。古經師率皆口學,容有不同,如劉子政說穀梁義,亦有今傳所無者,可證也。或乃以穀梁傳為賈所不及見,既昧乎授受之原,且亦不檢今傳文矣。本傳言“時時前說稱詩、書”,而本書多說春秋,穀梁微學,籍以存焉。論語、孝經亦頗見引,蓋所謂“游文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者,生書有以當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