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市

新蔡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下轄22個鄉鎮,356個行政村,總面積1453平方公里,耕地148萬畝,人口104.2萬人。

概述

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開展省直管縣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根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的要求,鞏義市、蘭考縣、汝州市、滑縣、長垣縣、鄧州市、永城市、固始縣、鹿邑縣、新蔡縣10個縣(市)成為省政府直管縣。

城市簡介

新蔡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地處淮河流域,兩省四市六縣交界處。下轄22個鄉鎮,356個行政村,總面積1453平方公里,耕地148萬畝,人口104.2萬人。
新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上古時期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堯時,伯夷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此,稱之為古呂國。春秋時期,蔡平候為依附楚國,遷都至此,取名“新蔡”,沿用至今。縣內至今保留著雕廊畫棟,金碧輝煌的簧學成大殿,明末敬立的孔子全身銅像,孔子周遊列國時留下的子路問津處及金粟禪寺、金兀冢等歷史文化遺址。
新蔡水陸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備。大廣、新陽高速公路及國道106線、平長路、堂溪路縱橫縣境,西接京廣鐵路,東連京九鐵路,北臨漯阜鐵路。大洪河上建有與駐新鐵路配套的練村水運碼頭,順流而下,可入淮河,進長江,直達上海、杭州等江南各埠。東距阜陽機場僅100公里,距武漢、鄭州、合肥三省會城市均為300公里。新蔡電力資源豐富,縣內建有水電站,農電入村率達100%,入戶率達90%。通訊便捷,擁有萬門程控電話網,實現了縣、鄉、村三級與國內、國際數字直撥。

行政區劃

截止2011年1月底,新蔡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0個鄉:古呂街道、今是街道、磚店鎮、陳店鎮、佛閣寺鎮、練村鎮、棠村鎮、韓集鎮、龍口鎮、李橋回族鎮、黃樓鎮、孫召鎮、余店鄉、河塢鄉關津鄉宋崗鄉、頓崗鄉、澗頭鄉、楊莊戶鄉、化莊鄉、櫟城鄉、彌陀寺鄉

歷史沿革

史料記載,上古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堯舜時代,伯夷因佐大禹治水有功,曾封於此地為呂侯國,到春秋時期,蔡平侯將國都遷到此地名為“蔡州”,後取名“新蔡”。 
公元前221年,秦滅楚,統一全國,廢封建設郡縣,始置新蔡縣。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元初始,新蔡更名新遷縣。東漢建武元年復名新蔡縣。自西晉至唐代初年三百餘年間,新蔡縣城曾屢為州、郡治所。隋開皇、仁壽年間,新蔡曾先後改稱廣寧、汝北縣。蒙古忽必烈至元三年,省新蔡入息州。翌年11月,於縣城置新蔡,兼置新蔡提領所。明洪武四年復置新蔡縣至今。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00年全縣總人口918237人,其中:古呂鎮 51150人、磚店鎮 28299人、陳店鎮 30873人、佛閣寺鎮 39804人、練村鎮 51364人、棠村鎮 45362人、韓集鎮 48621人、龍口鎮 49375人、李橋回族鎮 26070人、十里舖鄉 39523人、黃樓鄉 35976人、余店鄉 43193人、蛟停湖鄉 18764人、河塢鄉 29211人、關津鄉 47507人、宋崗鄉 35423人、頓崗鄉 37551人、澗頭鄉 50764人、楊莊戶鄉 34268人、化莊鄉 51789人、櫟城鄉 44853人、孫召鄉 41938人、彌陀寺鄉 36559人。
2005年,新蔡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蛟停湖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餘店鄉管轄,余店鄉政府駐地不變;2009年撤銷黃樓鄉、孫召鄉,分別設立黃樓鎮、孫召鎮;2011年撤銷古呂鎮、十里舖鄉,設立古呂街道辦事處和今是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