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悅動傳媒

新華悅動傳媒

新華悅動傳媒(“XSEL”;NASDAQ 股票編碼: XSEL)是一家中國領先的體育和娛樂傳媒集團。XSEL以其獨特的內容和渠道,在中國準確定位,服務廣大年輕的新富消費者。通過國際合作夥伴,XSEL 能夠為其目標客群提供他們所渴求的精彩體育賽事和優質影視節目。最近訊息稱,新華悅動傳媒因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2011年3月9日正式被納斯達克市場除名。

基本信息

簡介

新華悅動傳媒新華悅動傳媒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00年3月2日宣布,從即日起更改公司名稱為新華悅動傳媒(英文簡稱為XSEL),其納斯達克股票代碼也更改為“XSEL”。

該公司於上月公布的財報中披露,由於公司的業務不斷增長超出了財經媒體的功能、特別是體育和娛樂領域的業務拓展。去年12月5日,公司董事會決定進行更改公司名稱為“新華悅動傳媒”。在2009年1月15日的股東大會上,這一更名事宜得到批准。據了解,為了向廣告商提供面向中國年輕新富人群的有效平台,公司的傳媒服務已不再局限於財經類別,而擴展到體育和娛樂領域。因此新的公司名稱和標識能更準確地反映公司的使命和未來發展方向。

新華悅動傳媒(“XSEL”;NASDAQ股票編碼:XSEL)是一家中國領先的體育和娛樂傳媒集團。XSEL以其獨特的內容和渠道,在中國準確定位,服務廣大年輕的新富消費者。通過國際合作夥伴,XSEL能夠為其目標客群提供他們所渴求的精彩體育賽事和優質影視節目。

通過中國的合作夥伴,XSEL可以藉助各式各樣的傳播渠道,如電視網際網路、手機和其它多媒體渠道,將這些內容傳送給觀眾。加上集團綜合一體化的廣告服務資源,XSEL能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充分滿足客戶在傳播各階段的不同需求,成為廣告商和中國年輕新富一族之間的橋樑。

XSEL總部設在北京,擁有1000多名員工,辦事處和分支機構遍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中國主要城市。XSEL的股票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Nasdaq:XSEL)。

身世之謎

,“百萬英雄杯”——2009中國悅動山地戶外大獎賽是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而與新華悅動傳媒精心打造的一個全新的賽事,目的是讓更多的民眾走向戶外,走向自然,參加運動。因而在項目設定上加強了參與性、娛樂性和觀賞性,並相應降低了賽事的專業性和技術難度。主辦方相信通過這種大眾性民眾體育賽事的舉辦,能夠掀起一個民眾性山地戶外運動的高潮,使更多的人自覺地參與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來。“百萬英雄杯”——2009中國悅動山地戶外大獎賽是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而與新華悅動傳媒精心打造的一個全新的賽事,目的是讓更多的民眾走向戶外,走向自然,參加運動。因而在項目設定上加強了參與性、娛樂性和觀賞性,並相應降低了賽事的專業性和技術難度。主辦方相信通過這種大眾性民眾體育賽事的舉辦,能夠掀起一個民眾性山地戶外運動的高潮,使更多的人自覺地參與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來。

這家13美元ipo,現在股價只剩下0.29美元面臨退市的公司;這家打著“新華”旗號,曾經併購過經濟觀察報經營權和新傳線上的公司,到底是做什麼業務的?通過對其公司歷史的梳理,各類財報公告的解讀,以及諸多事件的分析,還是可以看出其並不神秘的公司經營方式。

i美股)2010年2月4日,新華悅動傳媒接到納斯達克相關機構通知,稱其在美國的存托股份(ADR)競價已連續30天收盤價低於每股1美元,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繼續交易規定。如果在2010年8月3日之前,股價仍持續低於1美元,那么新華悅動傳媒將被摘牌。從通知發布到目前,近6個月過去,新華悅動股價並無起色,最新報價為0.32美元。照此看,其8月份退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新華悅動傳媒2007年3月10日登入納斯達克,當時IPO發行價為13美元,共發售231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從上市開始,新華悅動傳媒股價便一路下跌,13美元的發行價一度跌到0.3美元。從2008年開始,新華悅動的巨量虧損開始與持續下跌的股價開始並行。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淨虧損3.116億美元,虧損具體原因不詳。

總體來說,新華悅動傳媒是一家費解而神秘的公司,不僅業務模式與經營狀況不透明,而且其公司結構和持續虧損也讓人費解。但通過對其公司歷史的梳理,各類財報的解讀,以及諸多事件的分析,還是可以看出其並不神秘的公司經營方式。這種經營依靠拼湊資產上市,並通過併購策略達到利潤的短期增長。這種簡單模式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即不可持久。

其母公司

新華悅動傳媒新華悅動傳媒

要了解新華悅動傳媒,首先要搞清其母公司新華財經有限公司。新華財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日,於2004年10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編號:9399)。新華悅動傳媒在2009年3月更名前叫做“新華財經傳媒”,由此一點即可見其與母公司傳承關係。

新華財經有限公司被媒體稱為拿著“中國概念”穿行於國際市場的“資本玩家”,多次藉助“新華社”品牌進行收購與融資。但其與新華社的“特殊合作關係”一直受到媒體質疑。要梳理清楚,必須追溯到新華財經成立之初。

有關新華財經有限公司的成立,現有官方版本是這樣:一位名為布希(FredyBush)的女士,懷著媒體夢想從美國來到中國,於1999年創建新華財經有限公司。這位女士隨後成為新華財經執行長,並在2004年入選《華爾街日報》全球商界女性50強。此外,更詳細版本如下:
1996年1月,新華財經信息諮詢有限公司(XinhuaFinancialCo.)成立,為新華財經有限公司的前身公司。該公司股東為新華社下屬金融信息部門“中國經濟信息社”和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雙方分別持有49%和51%的股份。
新華財經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財經信息終端機,成立後取得不錯的業績。由於與新華社獨特關係,新華財經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成為外國通訊社最希望聯手的對象。在中國,新華社是唯一被國務院授權管理外國通訊社在中國境內發布經濟信息的機構,所有外國通訊社在中國境內發布經濟信息都必須向新華社提出申請。
新華財經信息諮詢公司隨後在擴張業務,追求融資上市過程中,吸引到三個主要投資者:布希、丹尼斯-佩里諾、台灣投資者BillyKung。布希等人開始與新華財經信息諮詢公司協商建立新公司,並以上市為目標。
1999年11月,新華財經有限公司(XinhuaFinancialNetwork)在香港註冊成立,新華財經控股有限公司同時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布希、佩里諾和BillyKung購買新華財經有限公司的原始股,正式以投資者身份進入新華財經。隨後,根據此前擬定協定,新華財經有限公司出面收購在北京的新華財經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收購完成後,新華社旗下的中國經濟信息社作為新華財經的投資方,也成為新華財經有限公司股東,這種關係一直持續到2007年。2007年新華社發表聲明,稱已出售手中持有的新華財經剩餘股票,雙方無任何關聯。隨後布希致信股東稱“真實情況是,我們與新華社下屬的中國經濟信息社於2000年簽訂了20年(期滿後可再續10年)的獨家協定,這從未改變過。”即根據此前協定,新華財經有限公司仍可以在命名其現有產品和服務時使用“新華”名稱,並延續到2019年。

在新華傳媒有限公司發展初期,“新華社”這塊招牌起到關鍵作用。借用新華社旗下中國經濟信息社的“獨家授權協定”(中國經濟信息社授權CEIS實時信息的獨家布權。其玄機在於,只能從CEIS的信息庫中調取文章,不可能獲得新華社實時新聞。新華社未因這一授權出讓任何實質資產),新華財經為其他合作者帶來廣闊想像空間,進行多項比較順利的併購項目。
2000年,新華財經與與富時集團成立新華富時指數有限公司,試驗性地開始新華遠東中國評級服務;2002年11月,新華財經與美國最大的企業新聞通稿發布公司美通合資成立了新華美通;2002年,新華財經收購法新社旗下亞太金融新聞通訊社。截止2004年,新華財經收購公司包括:法新社旗下亞太金融通訊社、Mergent、G7集團和Stone&McCarthyResearchAssociates、MarketNewsInernational。
但需要指出,新華財經成立後的系列行動,在內容生產領域未見成效,其他合作項目也沒取得顯著效果。已披露數據顯示,新華財經有限公司並未從中國市場找到實質業績增長點,收入持續不振。從1999-2004年,由於國內股市和債券市場整體規模有限,新華財經著力推動的指數和評級業務也並未帶來可觀收入。即布希在成為營運長後,推出得一系列指數業務,以及多項併購行動,未取得實質業績增長,只是拉長公司業務線。到2004年,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標準(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新華財經有限公司淨虧損為140萬美元。
儘管不斷虧損,新華財經有限公司2004年還是成功在日上市。分析者稱,新華財經之所以能上市成功,和日本股市獨特監管狀況直接相關。日本資本市場監管嚴苛,但監管主要針對於公司治理有效性,而非營利狀況。新華財經在上市前,邀請新華社吳繼光接替新華財經董事長一職,利用“新華社”品牌效應帶來超出預期的溢價。
上市成功為新華財經帶來新的開端。領導者布希開始採取新策略,對這個“大而空”的公司進行填充工作,並籌劃登入納斯達克。具體措施是:購買中國國內經營不善媒體的廣告業務代理權,靠轉手出售廣告權獲利。在他們看來,只要購買到一家媒體的廣告代理權,就會很容易讓人們相信他們已經“擁有”這家媒體。彼時新華財經典型宣傳是這樣:
“如果你生活在中國,清晨醒來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財富早7點》。乘車上班途中,可以收聽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EasyFM的節目。路過報刊亭可以見到《經濟觀察報》、《投資有道》和《基金觀察》。”
上述所有公司,其獨家廣告代理權都被新華財經所掌控。這種商業模式並不難理解,即購買媒體廣告代理權,通過自身收購廣告公司統一銷售廣告版面或時間獲取收益。

雖然新華財經從較早時候起就對旗下媒體進行整合,並預備打包上市,但直到2005年成立新華財經傳媒公司後,這個戰略才開始明確。2005年新華財經傳媒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業務涉及電媒廣告、平面廣告、內容服務、綜合廣告和市場調查五大領域。主要收入是各種形式的廣告收入。主要業務包括:通過內蒙古衛視台製作和發行電視節目;從母公司獲得《財富中國周刊》電視節目;通過旗下廣告公司負責《投資有道》雜誌廣告銷售,負責《經濟觀察報》獨家廣告代理權。

併購模式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短暫的輝煌:瘋狂併購急速擴張
新華財經傳媒(新華悅動傳媒)一經成立,就開始了與其母公司相同的發展路線,走併購擴張之路:北京世紀光年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收購經世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廣告集團明聲國際有限公司、收購聯恆市場研究公司等先後悉數收歸。

瘋狂的收購給新華財經傳媒(新華悅動傳媒)帶來了短暫的黃金時代,從2005年5月26日到2005年12月31日,新華財經傳媒淨收入為540萬美元,2006年的淨收入為5900萬美元,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收購。2006年的收入中,廣告服務收入占到76.1%。

廣告服務收入方面增長主要在這幾個方面:擔任北京電視台等一些電視台的部分節目廣告代理商,成為上海一些大學校園廣告牌代理商;設計並製作電視、印刷和廣告牌廣告;在內蒙古電視台做廣告、節目贊助、提供內容。其主要業務涉及內蒙古衛視台製作和發行電視節目;從母公司獲得《財富中國周刊》電視節目;通過旗下廣告公司負責《投資有道》雜誌廣告銷售,負責《經濟觀察報》獨家廣告代理權。

但好景不長,在經歷短暫的黃金時代後,自2008年後,新華財經傳媒(新華悅動傳媒)逐漸陷入虧損泥潭。但在此時,其仍未放緩收購的腳步,2007年,新華財經傳媒(新華悅動傳媒)首期金額現金4300萬美元全資收購了JCBN集團,JCBN集團是搜狐網房地產頻道和焦點房地產網的最大廣告代理商,也是保樂利加(PernodRicard)的主要市場行銷服務提供者,保樂利加公司管理著芝華士(Chivas)和馬爹利(Martell)兩大洋酒品牌。

在此次收購之後,新華財經傳媒將成為中國房地產網際網路廣告和進口洋酒市場領先的廣告代理商,2008年經濟危機,新華財經傳媒(新華悅動傳媒)逆勢而動,與ChinaMediaNetwork公司達成收購協定,收購了天津時代天創傳媒發展有限公司4個覆蓋全國的數字付費電視頻道49%的股份。但這些收購卻未能挽回新華悅動傳媒下滑的大踏步。
對於新華悅動傳媒的模式,外界分析認為,從2008年到2010年,雖然新華悅動傳媒進行一系列轉型努力,但在產業模式方面,仍未脫離此前老路徑,靠收購擴展龐大的產業線,涉足廣播、電視、網路、廣告等各方面,依靠承包獨家廣告代理權,並出售廣告權來獲取收益。

對此,有評論稱新華悅動傳媒是一家為了上市而拼湊資產的公司,一直沒有進行有效的業務整合與利用,尋找到固定的盈利模式。利用併購手段,新華悅動傳媒讓自己的身軀無比龐大,卻沒有效的建立起與龐大身軀匹配的管理手段及經營效率,並直接造成08-09年的巨額虧損。依靠“併購式策略”推動業績的增長,短期內是能取得瘋狂增長,但長期看,只會帶來不斷增加的不良資產以及持續的業績虧損。
從不斷收購到出售資產,從納斯達克上市到被退市的險境,新華悅動傳媒的經歷如果用人生來比喻的話,絕對是跌宕起伏,充滿神奇色彩,只是這個神奇多了些悲劇色彩。

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財務數據

發展情況

新華悅動傳媒新華悅動傳媒

從2005年5月26日到2005年12月31日,新華財經傳媒淨收入為540萬美元,2006年的淨收入為5900萬美元,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收購。包括收購:北京世紀光年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收購經世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廣告集團明聲國際有限公司、收購聯恆市場研究公司等。

在2006年收入中廣告服務收入占到76.1%。仔細梳理會發現,廣告服務收入方面增長主要在這幾個方面:擔任北京電視台等一些電視台的部分節目廣告代理商,成為上海一些大學校園廣告牌代理商;設計並製作電視、印刷和廣告牌廣告;在內蒙古電視台做廣告、節目贊助、提供內容。

2007年3月9日,新華悅動傳媒登入納斯達克,開盤當天股價大跌12.69%。在上市招股書中,新華悅動傳媒披露其股權比例結構為:CEOFredyBush擁有新華財經媒體5.8%股份,價值大約1億美元。母公司新華財經將擁有該公司37%股份,投資公司PatriarchPartnersLLCs擁有大約8%股份。新華財經傳媒表示,計畫用融資的5千萬美元償還母公司及新華財經網路有限公司債務,其他部分資金將用於對補充型業務進行戰略性收購。

新華悅動傳媒上市後,經歷短暫“黃金成長時代”。2007年財報顯示,新華財經傳媒全年淨營收為1.348億美元,比2006年的5900萬美元增長129%。2007年淨利潤為2800萬美元,比2006年的330萬美元增長738%。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及新收購業務的貢獻及已有業務貢獻。即在2006年,新華悅動採取了與此前相同的收購式增長策略。2007年收購的公司包括:北京心情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聲色(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權威廣告有限公司、小世界影視製作有限公司、JCBN集團。

不過隨後2008年—2009年,新華悅動傳媒逐漸陷入虧損泥潭。2008年全年,新華財經傳媒淨虧損達到2.749億美元,第4季度淨虧損2.515億美元。2009年,新華財經傳媒改名“新華悅動傳媒”,全年淨虧損3.116億美元,第四季度淨虧2.957億美元。伴隨著虧損,新華悅動傳媒放緩收購速度,與此同時,為填補虧損,不得不開始出售此前所收購的子公司。據不完全統計,從2008-2010.6,新華悅動傳媒收購公司:ChinaMediaNetwork、ChinaSportsMedia、新傳線上。出售公司包括:Convey廣告公司、北京金冠新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京師景觀有限公司。
收購式增長策略在08年以後的逐漸失效,讓新華悅動傳媒開始自身轉型之路。於此同時,其母公司新華財經有限公司也開始尋求轉型。

如上文所提及,新華財經開創之後主要產品是財經產品。隨著時間推移,財經新聞產品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在路透社、彭博社和道瓊斯等知名通訊社的夾擊下,其新聞產品開始處於長期虧損狀態。於是同樣從2008年開始,母公司新華財經也開始出售此前併購進來的多個財經和數據研究公司,其中包括G7集團、Mergent、Kinetic。並最終在2008年年底終止了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和新加坡的財經新聞服務。出售業務有很現實的考量,即業務增長緩慢,虧損嚴重,不得不出售資產。

對於轉型方向,引用新華悅動傳媒官方說法是“朝著體育、娛樂這個方向來做”。於是可以看到,新華悅動傳媒在2008年簽署的一系列體育賽事契約,並取得陝西衛視的獨家廣告代理權,在2009年收購體育媒體報導權分銷商ChinaSportsMedia,同時收購新傳線上。新傳線上旗下擁有中國最大體育入口網站新傳寬頻。
但從2008年到2010年,雖然新華悅動傳媒進行一系列轉型努力,但在產業模式方面,仍未脫離此前老路徑,靠收購擴展龐大的產業線,涉足廣播、電視、網路、廣告等各方面,依靠承包獨家廣告代理權,並出售廣告權來獲取收益。

這種盈利模式,從2007-2009年財報看,沒有逆轉虧損趨勢。廣告服務這一塊,下降明顯,並受到2008、2009官方政策的影響。在2009年第四季度虧損財報發表後,新華悅動傳媒官方稱“2009年全年營收同比下降18%,主要因剝離非核心業務。自去年10月頒布的對電視廣告時間和範圍的新規定後,對國內整個電視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也對公司第四季度廣播電視業務產生影響。”這樣回應無疑與上面的分析暗合。

總的來說,新華悅動傳媒是一家為了上市而拼湊資產的公司,一直沒有進行有效的業務整合與利用,尋找到固定的盈利模式。利用併購手段,新華悅動傳媒讓自己的身軀無比龐大,卻沒有效的建立起與龐大身軀匹配的管理手段及經營效率,並直接造成08-09年的巨額虧損。依靠“併購式策略”推動業績的增長,短期內是能取得瘋狂增長,但長期看,只會帶來不斷增加的不良資產以及持續的業績虧損。

曾經讓新華悅動傳媒引以為傲的“併購媒體帝國”現在正帶來無盡的煩惱。而始自2008年的轉型之路卻依然沒見有所突破。確定無疑的是,只要其業務增長策略不改變,盈利模式不改變,新華悅動的前景將難逃虧損下降螺鏇。

其現狀

2008年全年,新華財經傳媒淨虧損達到2.749億美元,第4季度淨虧損2.515億美元。2009年,新華財經傳媒改名“新華悅動傳媒”,全年淨虧損3.116億美元,第3季度虧損1060萬美元,第4季度淨虧2.957億美元。無論是廣播業務,廣告業務,出版業務等全線下滑。

2009年3月,為挽救下滑態勢,新華財經傳媒其業務重心將轉向體育、娛樂,致力於成為一家具有競爭力的體育娛樂傳媒公司,並更名為新華悅動傳媒,但經營乏力,轉型後的新華悅動傳媒仍無大起色,無奈走上了出售旗下資產以改善運營狀況之路。

2009年5月11日新華悅動傳媒對外宣稱有意出售其2年前購得的《經濟觀察報》廣告經營權。帶隔僅8天后,新華悅動傳媒再次宣布出讓訊息,出售北京金冠新城廣告有限公司和北京京師景觀有限公司全部股份。

2010年7月,在納斯達克的摘牌危機懸頭後,為自救,新華悅傳媒與美國投資基金PatriarchPartners公司達成協定,以其部分資產做為貸款抵押,向Patriarch公司支付一定數額的費用及補償的方式,獲得美國投資基金4900萬美元貸款,同時,Patriarch所持股份將占新華悅動傳媒總普通股的25%。

相關新聞

新華悅動傳媒被納斯達克除名股價大跌78.57%
新華悅動傳媒因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2011年3月9日正式被納斯達克市場除名。
新華悅動傳媒的美國存托憑證(ADS)已被轉移至美國粉單市場(americanpinksheetmarket)繼續交易,股票代碼由“XSELD”變為“XSELY.PK”。目前報價僅為0.15美元,較前一交易日大跌78.57%。
此前,新華悅動傳媒由於股價長期在1美元以下徘徊,無法滿足納斯達克上市條件,曾多次遭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公司為避免摘牌退市,曾於2011年1月24日宣布完成15合1的並股,原來1ADS=2個普通股,合股後變為1ADS=30個普通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