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文化遺址

新石器文化遺址

現已發現40餘處及百處石器採集點,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和大金川河流域的河谷兩岸的二級台地及高半山區,以岷江流域時代較早,距今五千年至三千年。

遺址分為三種類型,並分別代表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以汶川龍溪阿爾遺址為代表,是一種以陶胎夾石英為顯著特徵的原生土著文化。中期以威州姜維城彩陶文化遺址為典型,土著文化中包含著大量的彩陶及半月形穿孔石刀,與西北馬家窯彩陶文化有著密切聯繫。晚期以理縣箭山遺址為代表,是一種在早、中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較為發達、特色更鮮明的新型地方文化。岷江上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對於四川盆地周圍早期蜀文化有深刻影響,如在綿陽邊堆山,廣漢三星堆及成都平原的早期遺址中都有明顯反映,是早期蜀文化的重要來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