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鵝觀草

基本信息

新疆鵝觀草—墨線圖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lnlneae
種中文名:新疆鵝觀草
種拉丁名:RoegneriasinkiangensisD.F.Cui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疏叢。稈直立,高50—80cm,光滑。葉片通常扁平,長10一18cm,寬3—5mm;葉舌長0.2—0.5mm。穗狀花序長8—10cm,直立或稍彎,小穗通常偏於穗軸一側;小穗長10—15mm,含4—5花;穎披針形,長為外稃的2/3以上,寬1.8—2mm,具很窄的膜質邊,脈上具短皮刺;外稃上部或邊緣被短硬毛,芒長2—3.5cm;結實期芒顯著向外反曲;內稃約與外稃等長;花葯長1.5—2mm。

生長習性

新疆鵝觀草為中生疏叢型上繁禾草。是山地草甸和山地草甸草原的建群種或伴生種。喜濕潤溫涼的氣候,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400—600mm。適宜的土壤為山地黑鈣土和暗栗鈣土。
新疆鵝觀草在伊犁地區尼勒克昭蘇海拔1500—2000m的山地草甸,以建群種的地位與亞建群種草原老鸛草、草原糙蘇組成草場型,草層高度40—70cm,總蓋度75—95%,鮮草產量約1500kg/ha。或與鴨茅、長芒大穗鵝觀草、無芒雀麥、細葉早熟禾等多種禾草為共建朴組成禾草+雜類草山地草甸草場,鮮草產量達15000kg/ha,草質優良,是天然的優良割草場和大畜放牧場,在阿爾泰山海拔1500—2000m、天山北坡1600—2400m的山.地草甸草場中,新疆鵝觀草與無芒雀麥、草地早熟禾、細葉早熟禾、拂子茅(Calamagrostisepigejos)和鴨茅、短柄草、看麥娘、蒙古異燕麥(Helictotrichonmongolicum)等禾草及雜類草組成不同的草地型,雜類草有草原老鸛草、草原糙蘇、塊根糙蘇、高山地榆、千葉蓍、黨參、蓬子菜等。這草場型蓋度大,草層高度一般在50—85cm,產量5250—6750kg/ha。在天山北坡中段海拔1900—2700m的山地草原中,它以建群種和伴生種出現,在天山南坡散生於海拔2600m左右,由草、冰草、新疆針茅(Stipasarep–tana)為建群種組成的山地草原草場中。新疆鵝觀草通常於4月底5月初返青,6月下旬抽穗,7月開花,8月結實。

飼用價值

新疆鵝觀草適口性好,抽穗前各種家畜均喜食,抽穗後馬喜食,羊採食差,調製乾草後各類家畜也喜食,但營養價值中等,不耐踐踏和放牧,屬刈割型牧草,乾草率為45%。綜上所述,新草場—亡的出現率和參與度均較高,且飼用價值也較高,屬良等牧草,並具有馴化栽培前途。其化學成分見表35。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同新疆天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