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遺址

新田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晉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晉國鑄銅遺址位於牛村古城東南(今平陽機械廠及其周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晉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初發現於一九五七年,一九六O年至一九六三年由文化部組織全國十八省市一百餘名考古工作者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發掘,出土了大批制范工具、銅錠和數萬件陶范。考古研究表明,晉國的鑄銅業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它為晉國稱霸中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晉國的鑄銅工藝,我們在原址復原了鑄銅作坊,展示了鑄鋼工藝流程。
青銅器的生產是勤勞的先民集心智之大成。每一件銅器澆鑄前都需要製造出我們經常說的模、范。在地表下約一米深的地方挖取范土,挑揀、篩選之後,加植物灰就可以抗拒高溫、增強韌性。和泥——折翻,人踩,進入刻模、翻范階段。先手制或模製好計畫做銅器的形狀,即模,或稱母範,再從母範上翻刻出外范和內范,大型器物外范和內范在完全陰乾之前須用刀劃分為數塊,以便於翻范。為防乾裂,做好的范只能陰乾後再放入烘范窯中烘燒。接著合范,加固為待鑄范。青銅為銅、錫、鉛的合金,鑄造禮器、樂器和工具、武器類所用銅、錫、鉛的比例不同,有的要求其耐燒煮,有的要求其不滲水,有的要求其鋒利等,按照不同的要求配比後放入坩堝中熔化。同烘范窯一樣,化銅爐用木炭為燃料,使坩堝周圍都有火。將坩堝里的銅液傾倒入待鑄范的澆口內,冷卻、剝離後,將澆鑄成型的銅器毛茬、鑄縫去掉,打磨、拋光,一件晉式銅器就這樣誕生了。
祖先們就是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孜孜以求。這份古樸,使人敬仰;這份虔誠,令人折服;這種執著,催人奮進。
晉國因此而復霸,二百多年鑄銅工業錘鍊和疑就的血與火的精神將代代升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