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牆河

新牆河

新牆河南源於羅霄余脈的幕阜山,名沙港河;北源於龍窖山,名游港河,二水在筻口附近的三港嘴匯合後,始名新牆河。由此向西流經新牆、榮家灣、鹿角,匯入洞庭大湖。這條流淌在丘陵地帶的河流,河面最寬處不過100米,河水最深處約7米,冬春之際,水流清淺,則不過1米。新牆河流經平江、臨湘、岳陽,全長108公里,是湘北地域的母親河。沿著這條奔涌的河流,遍植餵養生命的稻禾,滋生靈魂綿綿不絕的夢幻。因為抗戰之時,作為四次長沙會戰前沿戰場,享譽中外,而被稱為“東方馬奇諾防線”。

基本概述

新牆河南源於羅霄余脈的

幕阜山,名沙港河;北源於

龍窖山,名游港河,二水在筻口附近的三港嘴匯合後,始名新牆河。由此向西流經新牆、榮家灣、鹿角,匯入洞庭大湖。

新牆河新牆河

這條流淌在丘陵地帶的河流,河面最寬處不過100米,河水最深處約7米,冬春之際,水流清淺,則不過1米。新牆河流經平江、臨湘、岳陽,全長108公里,是湘北地域的

母親河。沿著這條奔涌的河流,遍植餵養生命的稻禾,滋生靈魂綿綿不絕的夢幻。

文化地理

新牆河新牆河

新牆河

,古稱微水,

新牆河新牆河

位於湖南省岳陽市

新牆河新牆河

,全長108公里,流經平江、臨湘、岳陽三縣市,為岳陽市境內第二大河流。河分南北二源,

新牆河新牆河

南源沙港發源於平江縣板江鄉,北源游港發源於臨湘市龍源鄉。

新牆河新牆河

兩港蜿蜒而下,會合於岳陽縣筻口鎮的三港咀,始名新牆河,由此向西流經新牆、榮家灣

,至破嵐口入洞庭湖,全流域2370平方公里。

新牆河支流眾多,水源豐富,原可通航大船。

歷史沿革

新牆河新牆河

清光緒《巴陵縣誌》載:“新牆河、南津港能行千石巨艦。”20世紀三十年代,自破嵐口至鐵山口的主河道,尚可四季通航六噸左右的木船。

新牆河新牆河

後因戰火及人為的亂砍濫伐,造成新牆河沿岸生態失去平衡,水土流失嚴重,致使新牆河逐年淤塞,不但航道堵塞,僅夏秋汛期能通航小船,而且每逢雨季,極易產生洪澇災害。1981年冬,上游沙港建成鐵山水庫,情況始有好轉。2006年,曾發生砷污染事件。

抗日事件

新牆河新牆河

1941年(民國三十年)12月,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第9戰區部隊在湖南省新牆河以南汨羅江以北地區抗擊日軍第11軍進攻的防禦戰鬥。 1941年12月23日,日軍第40師團向新牆河北岸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0軍第134師被迫退至新牆河南岸。

24日,日軍第6師團強渡新牆河向中國守軍第13師陣地進攻。25日,第20軍憑藉大雲山西側陣地及新牆河以南陣地頑強抗擊。同日,日軍第6、第40師團以主力向大荊街、關王橋之線突進。第3師團主力在第6師團之後跟進。當日夜,第20軍奉命以一部堅守新牆河以南陣地,主力向大荊街、三江口、陳家橋、關王橋之線轉移;第58軍進至洪源洞,在荊塘之線側擊日軍。26日,日軍第40師團猛攻第20軍陣地,攻占關王橋、陳家橋;第6師團圍攻守軍黃水街、龍鳳橋陣地;第3師團由第6師團右翼加入戰鬥,沿粵漢路向汨羅江推進,主力當夜進至汨羅江北岸歸義地區。27日,中國守軍第20、第58軍向南移動,轉至當面日軍翼側。

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水系是長江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因流經陝西省鳳縣東北嘉陵谷而得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