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拌混凝土

簡介

一般指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石子,必要時摻入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相關資料

混凝土主要劃分為兩個階段與狀態:凝結硬化前的塑性狀態,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後的堅硬狀態,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是以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劃分,目前中國普通混凝土強度等級劃分為12級:C7.5、10、C20、C30、C35、C40、C45、C50、C55及C60等。
2.優點缺點:
優點:原材料豐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強度;耐久性好;可用鋼筋增強;
缺點:自重大;脆性材料;
3.分類:
按膠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套用最廣泛);石膏混凝土;
瀝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套用較多);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表觀密度分:
特重混凝土(>2500kg/m3);
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3);
輕混凝土(600<<1900kg/m3).
按用途分:結構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種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編輯本段]普通混凝土的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簡稱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組成。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還常加入適量的外加劑和摻合料。
一、混凝土中各組成材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於施工。水泥漿硬化後,則將骨料膠結成一個堅實的整體。混凝土的織構如圖4-1所示。
二、混凝土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
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質及其相對含量決定的。同時也與施工工藝(攪拌、成型、養護)有關。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質、作用及其質量要求,合理選擇原材料,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一)水泥
1.水泥品種選擇
配製混凝土一般可採用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矽酸鹽水泥。必要時也可採用快硬矽酸鹽水泥或其他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標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採用何種水泥,應根據混凝土工程特點和所處的環境條件,參照表3—8選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