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村委會

村情概況

國土面積4.92平方公里,海拔198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84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大蒜等農作物。有耕地1849.58畝,人均耕地0.55畝,有林地3973.00畝。全村有6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44戶,有鄉村人口3442人,其中農業人口3442人,勞動力2015人,從事第一產業1185人。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35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68.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849.58畝(其中:田1664.67畝,地184.91畝),人均耕地0.55畝,主要種植水稻、大蒜等作物;擁有林地397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3.00畝,主要種植梅果、梨、木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60.00畝,其中養殖面積293.00畝;荒山荒地420.00畝,其他面積640.00畝。有鈦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2012年底,新州村委會已通電,沒有路燈。有94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93戶,安裝有線電視74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81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708戶。該村是通水,全村有917戶通自來水。村距離鎮政府3.00公里,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路面;村內主幹道為已硬化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最近的貿市場、集市0.20公里。
全村共擁有汽車31輛,拖拉機20輛,機車220輛,農用運輸車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49.58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64.6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9畝。2012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81戶,裝有太陽能476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58戶。該村有7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6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新州村委會屬於其他,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54.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00.00萬元,經濟作物收入584.00萬元;畜牧業收入1185.00萬元,年內出欄肉豬2595頭,肉牛296頭,肉羊0頭;養殖雞6800隻。漁業收入127.00萬元;林業收入3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92.00萬元;工資性收入413.00萬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4968.00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8.00萬元,外出務工119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69人,在省內務工42人,到省外務工27人。

特色產業

新州村委會主要產業是種植、養殖,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種植、養殖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特色產業為水產業、鈦礦,該村計畫發展種植、養殖。

人口衛生

新州村委會現有農戶944戶,共有鄉村人口3442人,其中農業人口3442人,勞動力201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1185人。鄉村人口中男性1681人,女性1761人。該村以漢族、白族為主,其中漢族1469人,少數民族1973人,白族1936人,傣族5人,彝族10人。鄉村人口中按教育程度分,大專及以上75人,中學2390人,國小661人,未上學31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鄉(鎮)衛生院,建有衛生室1個,衛生室面積56.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0.30公里。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4個,沒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該村人畜混居0戶。2012年底,該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326人,享受低保159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95人,五保戶12人。

文化教育

新州村委會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620.00平方米,擁有國小教師21人,就讀國小為新州完小,距離國小1.50公里,在校小學生512人,入學率為100.00%。就讀中學為鄧川初級中學,距離中學3.50公里,在校國中生274人,入學率為99.00%。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3個。

村務公開

2012年底,新州村委會集體總收入3.50萬元,固定資產總額18.00萬元,村集體經營收益0.00萬元,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49.58畝,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已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已定期開展財務公開 ,已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基層組織

新州村委會有6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有村幹部6人,其中女幹部2人,村小組幹部14人。建有黨支部3個,下設1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35人,少數民族黨員71人,其中男黨員93人、女黨員42人。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34人。

人文地理

1、鄧川鄉賢坊
位於鄧川新州村北門,牌坊分三門並立,建築頗有規模,全為石質砌成,上頂部有六尊石獅,坊檐全用獅頭榫口,坊的正面三門上有三塊大理石碑,記載有明朝鄉賢姓名、官職和得舉者姓名、官職。正面兩石柱上掛有一對石刻篆字型對聯,上書:“使國人皆有所矜式;故君子不可弗修身”。牌坊背面同樣有三塊大理石碑,記載有清朝鄉賢姓名,官職和得舉者姓名、官職。背面兩石柱上也有一對石刻篆字型對聯,上書:“十四里人文於茲坊表;五百年歷史有所見聞”。牌坊上共有六塊碑,均為進士楊瓊撰並書。牌坊中門寬3米,高7米,兩側門各寬2.1米,高6.6米。現保存完好,是我鎮建築比較大的鄉賢石牌坊。它正立於新州正北門,使新州鎮增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民族特色,碑上所記戴的歷代鄉賢,是今天我們研究歷史最可靠的文物資料。現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鄧川文廟
鄧川文廟位於新州街村洱源二中校內,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歷史以來都作為傳經講學的地方。整個文廟含大成殿、池、狀元橋、杏壇等古建築群。大成殿、重檐歇山頂形式,長20.4米,寬13米,戰地面積265.2平方米,屬清朝建築風格:飛檐流丹,建築雄偉樓空斗拱全用椿木,斗拱建造形式獨特,為洱源縣境內獨一無二。保護範圍似定為:大成殿石腳以外:東4米,南15米,西4米,北5米。杏壇:長14米,寬9米,上存一對石獅。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多地少,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道路狹窄、低洼,交通不便。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強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漁業和乳畜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