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服務理論

新公共服務理論

公共服務理論是以美國著名公共管理學家羅伯特·丹哈特為代表的一批公共管理學者基於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反思,特別是針對作為新公共管理理論之精髓的企業家政府理論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組織和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集中於承擔為公民服務和向公民放權的職責,他們的工作重點既不應該是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應該是為其劃漿,而應該是建立一些明顯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應力的公共機構。

理論概述

《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新公共服務理論是以美國著名公共管理學家羅伯特·丹哈特為代表的一批公共管理學者基於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反思,特別是針對作為新公共管理理論之精髓的企業家政府理論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組織和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集中於承擔為公民服務和向公民放權的職責,他們的工作重點既不應該是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應該是為其劃漿,而應該是建立一些明顯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應力的公共機構。

理論批判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新公共管理的批判和超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共管理者是企業家嗎

新公共服務認為在企業家精神的這種足智多謀之外,不應該忽視其暗含的其它意義。

民主與公平優先還是效率優先

新公共管理把“三E”作為自己價值的基礎,忽視了公共管理中人對公平願望的要求,無力擔負起公共行政捍衛民主與公平的政治責任,也無法實現道德水準的責任。

是“顧客”還是“公民”

公共服務的消費者不僅僅是“顧客”,他們更重要的是“公民”。

追求個人利益還是公共利益

理論起源

民主社會的公民權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首先提出了公民權。盧梭把公民界定為把社區利益放在心上的人。美國林肯總統在葛底斯堡演講中的“民有政府、民治政府、民享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這一句話充分說明在美國政治生活中對公民角色的重視。桑德爾(Sandel)認為:政府的存在就是要一定的程式(如投票程式)和公民權利,從而使公民能夠根據自身利益做出選擇。金和斯迪沃斯主張行政官員應當把公民當作公民來看待,而不只是把他們看作投票人、委託人或顧客;公共管理者應當尋求更有效的回應,相應地提高公民的信任度。這種觀點直接為新公共服務提供了理論基礎。

社區和市民社會

普特納姆(Putnam)主張美國的民主傳統以存在活躍的公民為基礎,他們活躍於各種團體、協會和政府機構之中。這些小型團體聚合起來就構成了“市民社會”。只有在這裡公民才能夠以個人對話和討論的形式共同參與進來,而這種方式便是社區建設和民主本身的實質。金和斯迪沃斯認為,政府在創建、促進和支持公民與社區之間聯繫的過程中能夠起到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組織人本主義

新公共服務主要吸收組織人本主義優於傳統組織的精華。

組織對話理論

在現代主義的視角中,公共行政被建構為一種科學,一種技術,一種闡釋;而在後現代主義的視角中,公共行政欲通過對“想像”、“解構”、“非領地化”和“變樣”的強調來掀起一場變革官僚制的革命。

理論內容

登哈特夫婦在民主社會的公民權理論、社區和市民社會的模型、組織人本主義和組織對話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的七大原則:

服務而非掌舵

這是被登哈特認為是七大原則中最突出的原則。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並不是體現在對社會的控制或駕馭,而是在於幫助公民表達和實現他們的共同利益。

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

公共利益是管理者和公民共同的利益和責任,是目標而不是副產品。新公共服務提出,建立社會遠景目標的過程並不能只委託給民選的政治領袖或被任命的公共行政官員。政府的作用將更多地體現在把人們聚集到能無拘無束、真誠地進行對話的環境中,共商社會應該選擇的發展方向。

戰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動

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計畫,只有通過集體努力和協作的過程,才能夠最有效地、最負責任地得到貫徹執行。為了實現集體的遠景目標,在具體的計畫實施過程中,依然需要公民的積極參與,使各方的力量集中到執行過程中去,從而邁向預期的理想目標。通過參與和推動公民教育計畫、培養更多的公民領袖,政府就可以激發公民自豪感和責任感。

服務於公民而不是顧客

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係不同於工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係。

責任並不是單一的

新公共服務要求公務員不應當僅僅關注市場,他們也應該關注憲法和法令,關注社會價值、政治行為準則、職業標準和公民利益。新公共服務理論意識到了這些責任的現實性和複雜性。

重視人而不只是生產率

新公共服務理論家在探討管理和組織時十分強調“通過人來進行管理”的重要性。在新公共服務理論家看來,如果要求公務員善待公民,那么公務員本身就必須受到公共機構管理者的善待。

超越企業家身份,重視公民權和公共事務

新公共服務理論明確提出,公共行政官員並不是其機構和項目的業務所有者。政府為公民所有。

理論簡評

新公共服務理論提出和建立了一種更加關注民主價值與公共利益,更加適合現代公共社會和公共管理實踐需要的新的理論選擇;

1.吸收了傳統公共行政的合理內容,承認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於改進當代公共管理實踐所具有的重要價值,但擯棄了新公共管理理論特別是企業家政府理論的固有缺陷;

2.把效率和生產力置於民主、社區、公共利益等更廣泛的框架體系中,

3.對傳統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目前占主導地位的管理主義公共行政模式都具有某種替代作用。

4.有助於建立一種以公共協商對話和公共利益為基礎的公共服務行政。

相關人物

羅伯特·B·登哈特

現任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美國國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並且擔任美國許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質量管理、戰略規劃和公共生產率等方面的諮詢顧問。作為國際著名的公共行政學家,登哈特博士曾經擔任美國公共行政學(ASPA)會長、中佛羅里達大學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副校長以及密蘇里州長的生產率諮詢委員會主席,他還是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全國公共服務運動組織的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登哈特博士著述甚豐,迄今為止,已經出版了16本專著,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新公共服務》,《公共組織理論》等。

珍妮特·V·登哈特

現任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她的教學和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組織理論,組織行為以及領導領域。

相關著作

《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為(美)珍妮.V.登哈特(Janet V.Denhardt);羅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

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公共行政學專著,它以其寬廣的學術視野和鮮明的理論創新在學界和政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作者在對傳統公共行政,特別是新公共管理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通過比較分析,從以下七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新公共服務的基本理論內涵:(1)服務於公民,而不是服務於顧客;(2)追求公共利益;(3)重視公民權勝過重視企業家精神;(4)思考要具有戰略性,行動要具有民主性;(5)承認責任並不簡單;(6)服務,而不是掌舵;(7)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無論是從理論價值還是從實踐意義來看,它都不失為當代西方公共行政學研究領域的一部很有創新性的學術力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