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瑪特一號

斯瑪特一號

斯瑪特一號是歐洲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斯瑪特一號還攜帶6種科學儀器,分別用於研究月面化學成分,探尋月球極地坑內冰塊,繪製月球礦物圖,測繪月面地形,監測太陽X射線和陽光變化,近距離觀測太陽風對月球的影響等。

概述

斯瑪特一號是歐洲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2005年1月進入繞月軌道飛行,開始探月。該探測器採用了多項新技術,因而其飛行情況很受關注。

斯瑪特一號斯瑪特一號

名稱由來

斯瑪特一號的“斯瑪特”是SMART的譯音,SMART不是一個詞,而是構成這個飛行器的幾個英文詞的首個字母(Small Missions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nology),但因為SMART本身也是一個詞,所以也有人按照該詞的意義將它稱為“靈巧1號”。斯瑪特一號飛行器2003年9月27日發射升天,搭乘歐洲阿里亞娜5型火箭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起飛,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為了節省成本,科學家給他安排了一個螺線形的飛行路徑,多花時間節省能源。它花費了13個月時間於2004年11月15日進入月球軌道,花了大約2個月時間調整軌道。2004年12月29日到2005年1月3日,關閉了發動機,完全靠月球引力做繞月飛行。

主要任務

斯瑪特一號拍攝的月面照片斯瑪特一號拍攝的月面照片

斯瑪特一號還攜帶6種科學儀器,分別用於研究月面化學成分,探尋月球極地坑內冰塊,繪製月球礦物圖,測繪月面地形,監測太陽X射線和陽光變化,近距離觀測太陽風對月球的影響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重量為3公斤的X射線光譜儀,可探測月球的鎂鐵比例,其提供的數據有望解釋月球起源,即月球究竟來自何方,是地球分裂出去的一部分,還是地球引力俘獲的小行星。此探測技術如獲成功,以後的行星探測器將可借鑑

衛星使用的新技術

離子發動機

斯瑪特一號飛行器的其中一個任務是檢驗裝有72公斤太陽能電漿發動機的功能。離子發動機每次給出的推力並不大,不會令飛行器姿態發生不必要的變化,在穩定姿態上很有好處。斯瑪特一號在去年11月15日進入月球軌道後,就是使用這一發動機來穩定的,現在看來,也很成功。科學家預計,在今後的火星飛行時,離子發動機將大有用武之地。
太陽能電漿發動機屬於太陽能電火箭發動機的一種,因此又將其稱為電火箭。它是正在發展中的新技術,屬於非常規推進系統。斯瑪特一號上採用的這種新型動力裝置,利用高效砷化鎵太陽能帆板把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並通過特設結構使部分電能產生電磁場;同時利用稀有惰性氣體氙氣作為工作介質。該新型動力裝置在太空飛行器上還是首次使用,它比通常使用的化學火箭的效率要高出10倍,且需工作介質較少,可使太空飛行器攜帶更多的有效載荷。由於太陽能是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因此它能在太空無重力狀態下連續工作幾年時間。 這種動力裝置的缺點是產生的推力很小,加速很慢,只能給斯瑪特一號提供0.2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因此儘管其工作正常,仍然使“智慧—1號”經過將近14個月的太空飛行之後才於15日進入月球“大門”。2006年1月“智慧—1號”將進入月球極地大橢圓軌道運行。

小型化太空飛行器傑作

大量採用模組化、通用化設計和商用現貨軟硬體研製而成的斯瑪特一號探測器,是一個小型化太空飛行器的傑作。它的起飛質量為370公斤,在太空展開後,其外形呈現為長1570厘米、寬115厘米、高104厘米的立方體,太陽能帆板翼展為14米,提供的電力為1.9千瓦。整個造價約為1.08億美元的斯瑪特一號,其有效載荷質量雖然僅為19公斤,但卻包括用於完成10多項技術試驗和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
有效載荷中的電推進診斷組件,用來監測太陽能電漿發動機的實際技術性能及其對探測器的作用效果。它還同時載有試驗探測器自主導航計算機技術、試驗地球與探測器的雷射通信技術的先進設備。在斯瑪特一號上要進行6項創新性技術試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