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龍根四色指數

斯特龍根四色指數stromgren fourcolour index,是丹麥著名天文學家本特·斯特龍根(Bengt Georg Daniel Strömgren)在1950年提出的一種天文學上採用的測光系統。用不同測光系統近同時測得的同一天體的星等差。可以反映天體的顏色的色指數。

簡介

斯特龍根四色指數stromgrenfourcolourindex,是丹麥著名天文學本特·斯特龍根(BengtGeorgDanielStrömgren)在1950年提出的一種天文學上採用的測光系統。用不同測光系統近同時測得的同一天體的星等差。可以反映天體的顏色的色指數

定義為:b−yc1=(u−v)−(v−b)m1=(v−b)−(b−y)其中b-y為色指數,只與溫度有關,c1反映了巴耳末跳變的大小,m1反映了天體的金屬量。uvby測光系統的通帶比UBV測光系統窄,消光改正幾乎與恆星的色指數無關。四色測光系統給出的信息比UBV測光系統多。

“斯特龍根四色指數”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概述

本特·斯特龍根(BengtGeorgDanielStrömgren,1908年1月21日-1987年7月4日),丹麥著名天文學家,1908年出生於丹麥的哥德堡,父親伊利斯·斯特龍根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哥本哈根大學天文台的台長。斯特龍根曾在玻爾研究所從事理論物理學的研究,這對他後來的研究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特·斯特龍根於20世紀30年代在恆星大氣、恆星結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最重要的貢獻是星際氣體的電離理論。他推導了恆星的紫外輻射將氣體雲電離,形成電離氫區的邊界,該邊界以內的區域稱為斯特龍根球,其到中心恆星的距離稱為斯特龍根半徑。後來他從事太陽和恆星光譜的研究,並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四色測光系統,稱為斯特龍根測光系統。1959年,斯特龍根獲得布魯斯獎,1962年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原理

斯特龍根在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種中波帶測光系統,又稱uvby系統。他用RCA1P21光電倍增管配合濾光片觀測。濾光片的特性:星等……………u………v………b………y平均波長(埃)…3500…4110…4670…5470波帶半寬(埃)…300……190…180……230u位於巴耳末跳變波長之外,v的極大幾乎和Hδ線重合,b位於Hγ和Hβ之間,y的平均波長和測光系統的V一致。有時補充觀測Hβ線的強度β。在假設消光係數和恆星的光譜型﹑光度級以及星際紅化無關的前提下,對觀測結果作消光改正,給出色指數b-y和兩個色指數之差:c1=(u-v)-(v-b),m1=(v-b)-(b-y)。現在,就觀測的星數來說,四色系統僅次於UBV系統。四色測光能得到關於恆星的基本物理信息。就這一點來說,四色系統優於UBV系統。分析四色測光的結果,可以較準確地估計星際紅化,可以進行恆星的二維或三維分類;對B型星有可能得到絕對星等和溫度;對某些A~F型星(見恆星光譜分類)還可得到表面重力。

定義

四色測光系統是一種天文學上常用的測光系統,在u、v、b、y四個波段上進行測光,也稱uvby測光系統。是在1950年代由在美國工作的丹麥天文學家斯特龍根提出的,因此又稱斯特龍根測光系統。美國帕洛瑪天文台和基特峰國立天文台首先開始使用這種測光系統。四色測光系統使用RCA1P21型光電倍增管和u、v、b、y四種濾光片,並且定義:b−yc1=(u−v)−(v−b)m1=(v−b)−(b−y)其中b-y為色指數,只與溫度有關,c1反映了巴耳末跳變的大小,m1反映了天體的金屬量。uvby測光系統的通帶比UBV測光系統窄,消光改正幾乎與恆星的色指數無關。四色測光系統給出的信息比UBV測光系統多。

不為人所知的指數(一)

現實中有很多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指數,但也有一些指數很神秘,又和人們的生活很近,披著神秘的面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