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門村

斗門村

斗門村隸屬於田壩鄉三合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鄉政府23.00公里,不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2.42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氣溫15.30℃,年降水量1,483.1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轄2個(斗門一、斗門二)村民小組。該村屬於貧困村。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到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9.00畝(其中:田120.00畝,地109.00畝),人均耕地4.6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830.00畝;水面面積9.00畝;草地125.00畝;荒山荒地1,388.00畝,其他面積52.00畝。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1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4.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分別占總數的50%和33.3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不通路;距離最近的車站2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3.00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0.00畝,有效灌溉率為52.40%。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3萬元,占總收入的46.74%;畜牧業收入5.76萬元,占總收入的40%(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130頭,肉牛8頭);林業收入0.13萬元,占總收入的0.90%;第二、三產業收入0.58萬元,占總收入的4.03%;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8.33%。農民人均純收入135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17.14%),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1人。

人口衛生

到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18戶,共鄉村人口65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30人。其中農業人口65人,勞動力35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5人,其他民族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3人,參合率81.54%;享受低保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合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00公里。到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人,其中小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6.7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有固定資產1.5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1.各項收入支出情況公開;

2.自然村各項重大事項徵求意見和結果公開;

3.農村低保戶名單、種糧直補面積與金額公開;

4.各項當前農村工作中,涉及各農戶利益的各項事項公開。

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富良棚鄉斗門村

鄉村概況

 
該村隸屬於富良棚鄉石板村委會。位於富良棚鄉西南邊,距離富良棚鄉52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全村國土面積3038畝,海拔1410米,年平均氣溫20℃,適合種植烤菸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到2008年底,全村國土面積3038畝。其中:林地面積2291畝,主要生長雲南松,經濟林果地面積25畝,人均擁有林果地面積0.28畝(種植青棗;荒山荒地面積408畝;其它面積145畝;全村耕地總面積202畝(其中:田81畝,地121畝),人均耕地2.16畝,主要種植烤菸作物。
基礎設施
到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等。全村有23戶通自來水,2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全村共有4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4戶,有效灌溉面積108畝,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6畝。該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居住土木結構農戶20戶,居住磚木結構農戶3戶。2008年底全村擁有農用運輸車3輛,拖拉機2輛,機車2輛。

農村經濟

2008年斗門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8120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71%;畜牧業收入60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1%;林業收入10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外出勞務收入5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元。

人口衛生

到2008年底,斗門村有農戶23戶,共91人,其中男49人,女42人。農業人口總數為90人,勞動力總數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45人,外出務工人數7人。斗門村以彝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更多的農戶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至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5人,享受低保人數1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85人,參合率9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設在距離該村14公里的石板村委會,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2公里,暫沒建有公廁,暫沒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暫沒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斗門村國小適齡兒童上學在斗門村國小。斗門村距離村國小0公里,距離鎮中學52公里。到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13人,其中小學生人數10人,中學生人數3人,國小入學率達100%,中學入學率達90%。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湖北省鹹寧市赤壁市車埠鎮斗門村

斗門村位於車埠鎮南部,東通赤壁城區,西達赤壁三國古戰場,是車埠南部經濟商貿交易流通中心。全村版土面積16.27平方公里,共轄15個村民小組,3953口人,年人均收入4750元。全村共有39名黨員,兩委班子成員7人。該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善民生、促進發展、構建和諧村莊為目標,牢牢把握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全力打造全市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該村以前種植的多是水稻、黃豆、芝麻等作物,產值低、收入少。近幾年來,村幹部與民眾共同商討,藉助地理優勢,積極引導民眾調整種植業結構。2009年1月,村支部帶領民眾赴湖南臨湘等地參觀、學技術、啟思路。同時,村里搞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電線拉進地頭,為民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好準備工作。全村栽種200多畝西瓜,許多村民搞起了綠色蔬菜種植,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單一的種植結構。預計僅此一項,每年村民增收近兩元。進一步拓寬致富門路,村幹部積極號召村民自主創業,目前已發展15家民營商鋪,興辦起了養豬場、蛋雞養殖場。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黨支部充分利用斗門“名人”資源,廣泛招商引資,籌備企業進村前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已達成意向的在談企業3家。預計年工業總產值可近200萬,安置村里60餘人就業。[5]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斗門鎮斗門村

斗門鎮斗門村位於紹興市城郊西北部,袍江新區西首,東至新閘江,南連斗門老街、鳳村,西至杭甬運河,前璜村毗鄰,北與璜山、荷湖相接,杭甬高速、329國道、湯公路等公路交叉通過,蕭紹曹運河從村旁繞過,鄉村公路經路面硬化,四通八達,交通便捷。屬於蕭紹平原,土地肥沃,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以沙性土壤為主,有機質含量高,自然環境優越,具有良好的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條件,十分適宜發展優勢特色蔬菜生產。全村有五個自然村,全村現有戶數810戶,總人口2472人,十四個村民小組,77名中共黨員。現有總耕地面積1336畝,2009年農業產值807.8元,農民人均收入12051元,現有土地以種植蔬菜為主,屬紹興市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現代示範園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