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詩人]

文鋒[詩人]
文鋒[詩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鋒,男,土家族,90後詩人。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茅天鎮文家壩人,曾用筆名文峰、白影、文玟。中國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西南當代作家主編,當地務川作家協會會員,華夏詩刊會員及簽約作家,有作品收錄《貴州年度詩歌精選》《民族文學》 《天津詩人》《貴州民族報》《貴州作家》《炎黃詩學》《太陽詩報》等出版物和詩歌版本。詩歌多見當地務川縣文聯《洪渡河》雜誌,處女作為《穀子黃了》。獲《大別山詩刊》十佳新銳詩人獎。著有詩集《一個人的城市》。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文鋒文鋒

文鋒(1991~),男,土家族,90後文藝青年,詩人。1991年10月(農曆)生於黔北山區,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茅天鎮人,筆名白影,文玟,中國藝術家協會會員(詩學),2014年加入當地務川縣文聯作家協會,昭通詩社會員,華夏詩刊會員及簽約作家,有作品在《太陽詩報》《華夏詩刊》《昭通詩人》《貴州文學》《中國365人詩歌大觀(2014卷)》《貴州作家網2014年卷精品選》等出版物。詩歌多見《貴州作家網》,以及當地文聯《洪渡河》雜誌,處女作為《穀子黃了》。著有詩集《一個人的城市》

人物生平

文鋒
1991年農曆十月生於貴州省遵義地區貧困的農村家庭。父輩性子懦弱,一家人遭到左鄰右舍的欺負,飽受屈辱。因而,他在放牛打柴的同時苦讀詩書,努力改變自己、改變命運。

文鋒文鋒
文鋒文鋒

2009年受語文老師影響,愛上現代詩歌,他個人認為詩歌是一個人內心的獨白,並獲得過學校有關徵文獎項。
2013年在當地文聯主辦的雜誌《洪渡河》上發表處女作《穀子黃了》,被詩友牛牛稱為當時“最感動他的作品”。
2014年加入當地作家協會,相繼發表了《父親》《鄉水有毒》等詩作。
2014年10月加入雲南省昭通詩社會員,在《昭通詩人》發表作品《六月》
2015年1月成為華夏詩刊簽約作家,發表作品《文鋒的詩》等
2015年4月加入中國藝術家協會(CAA)會員(詩歌文學版塊)。
2015年5月為華夏詩刊詩學會員。
……

主要作品

詩作《穀子黃了》《又和故鄉告別》《賣紅薯的女人》《夙願》《隨風潛入夜》等
小說(微型)《鬼爸爸》《傻妹》《兩個人之間的兩個人》《為你讀詩》等
寫作風格
文鋒的詩歌,在主題上情系生活、積極向上、昂揚而又超脫。對人、對情、對世界無法釋懷。作品的一個特徵經常是來自生活及情感的低處,而這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其著眼點是生活的導向實踐,並從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這種哲理十分適合青年人的思維特徵,很容易共鳴。比如他在《我秋天裡的告白》中寫道:
很想說我愛你
很想有我陪著或是你陪著
有山風,有白雲
我們親近一條河流
一條山路
在秋天裡用風取暖
用落葉,用菊致意
用人世間能生存的方式生存
對每一粒果實都別有用意
雖然我們青澀
會苦、會酸、甚至會麻木
但我始終愛你
活著的時候愛,死了還愛
死了比活著更愛
這首詩簡短而寓意明晰,表達作者對愛情,對生活,對自然都情系一體,尤其是在感情方面情意綿綿,意味深長,寫出了多數青年人的心聲。同時,他在表達方式上簡單通俗,以哲理的內涵取勝。

作品展示

1.這是一顆石頭

這,是一顆
風颳不走
烈日化不了
浪淘過後的石頭
被碼在路上
或是橋上
祖國的路還很漫長
雖然我也是一顆石頭
但我覺得還不夠格
還學不會
在祖國
需要的時候
獻出自己或填補進去

2.一把砍柴的刀

多大的樹,多深的草都是一刀兩斷
它,就像我獨霸一方的長劍
這些草和樹,就像我命運中的敵人
我必須果斷,必須與生活對抗
用它披荊斬棘
一路上太多不利的人或事
在等著我去處理,而我
也必須像這把砍柴的刀一樣
不管多大的困難
都要咬牙切齒的活下去
也只有活著的人才知道活著的意義
但,一把刀總有一把刀不順的時候
我的刀就不能碰石頭,每次
在石頭面前,就像兩個鬧離婚的人
總是兩敗俱傷,然後分離
然後,我就得把它放到磨刀石上去磨礪
或者送到鐵匠鋪去,像人死了一樣把它火化
化不了就錘打,做成一把翻新的刀
如同一個脫胎換骨,改過自新的人
再次回到生活的水深火熱里來
這時候,它是一把意志尖銳的刀
無視這命運的安排
也無視這命運中的風霜雪雨

3.石頭或人

你把石頭埋藏起來,有多深埋多深
十年後二十年後它都在
像一些你許過的承諾,不去動它
一生都不會改變
但你把它鋪到路上去,走路的人就省心多了
諾言也是,既然你實現不了
就放下,這樣對彼此都好
有些時候,我們沒必要死撐著
五十年後六十年後,我們可能是一塊硬生生的
石頭。但放到火里去
就是一捧風一吹就沒了的灰

4.木頭

找一方泥土埋下,它會發芽
會長出另一截木頭來
爬向春天或秋天
找來一個木匠,給它撕破幾塊
用木尺量,墨線拉
就有了心目中的木頭
或雕成窗花
安裝在江南的牆上
那么,春天就在牆上
但它還是木頭
找來一把火,結局就不一樣了
它會化作火炭
一堆風就可以碾碎的火炭
它會告訴世界
到垂死的時候也沒冷過人間

5.黔北的玉米

在黔北,普遍是玉米
高的矮的,肥的瘦的
我總是覺得
我也是其中的一株
站在高高地山崗上憧憬未來的一株
遺落在山路上的一株
又或許是父母栽培的一株
愛人一心要娶的一株
甚至是以後
守著村莊老去的那一株
說到村莊
村莊裡的人也都是玉米:
老年人是掛在樑柱上的玉米
孩子是在地里茁壯的玉米
青年人是一批批運走了的玉米
當然,還會有一些
殘的、病的、瘋的、傻的玉米
曬在有風的陽光里

6.那時候

那時候一切都好
山是山,河流是河流
天空一個勁兒地空
那時候的路雖然彎,但踏實
日子雖然苦不堪言
但話講得少事做得多
那時候人的一生就那么短
只夠一次婚姻
那時候的鞋也好穿
她一生做的鞋,只為一個人

社會評價

文鋒的詩多有愛情聚焦,所以在詩友們的口中有“‘騷人’墨客”——之稱
文鋒的詩同時在生活上還被同年文友說成“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美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