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

文萃

 《文萃》期刊,於民國34年(1945年)10月9日創刊。初為文摘性周刊,在創刊號封底的“編後小語”(代創刊《文萃》辭)中這樣寫道:一、溝通內地與收復區的意志;二、傳達各方人士對於國是的意見;三、分析複雜善變的國際情勢,應是其辦刊宗旨了。第二年,改為時事政論性期刊。郭沫若、茅盾、田漢、許廣平、馬敘倫、周建人、宦鄉、費孝通等名家經常為該刊撰稿,積極從事和平民主宣傳。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文萃》期刊,於民國34年(1945年)10月9日創刊。初為文摘性周刊,在創刊號封底的“編後小語”(代創刊

《文萃》《文萃》
辭)中這樣寫道:一、溝通內地與收復區的意志;二、傳達各方人士對於國是的意見;三、分析複雜善變的國際情勢,應是其辦刊宗旨了。第二年,改為時事政論性期刊。郭沫若、茅盾、田漢、許廣平、馬敘倫、周建人、宦鄉、費孝通等名家經常為該刊撰稿,積極從事和平民主宣傳。

刊物介紹

1947年3月,《文萃》出至第37期,遭國民黨當局封殺而停刊。該刊看外像,樸素而單薄,是典型的簡樸期刊的代表之一。有趣的是頁碼標數都是從封面算到封底的,確實少見。每期20幾頁不等,且用紙也常有變化,但多數都是很粗糙的竹紙或土紙,也時有兩種紙張相夾而成一期的,可見當時辦刊的條件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此刊不因單薄而使內容粗俗,多有大家之文章、時世之重聞。除此之外,更喜常有一些版畫、漫畫及音樂歌譜類的藝術作品刊登,無形中為其增添了許多豐富的食糧,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人民對藝術的所喜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