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里戰鬥

1951年10月11日~11月4日,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第610團防坦克大隊,在朝鮮文登里地區進行的反坦克戰鬥。這就是抗美援朝中著名的文登里戰鬥。

背景

1951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為破壞停戰談判,向我發動了 “秋季攻勢”。敵憑藉近百輛坦克的裝備優勢,企圖沿文登公路實施坦克楔入,快速突破我文登里防禦陣地。

地形

文登里(川)東依加七峰西靠魚隱山,谷地寬達600米,中有末(輝里)楊(口)公路直貫雙方縱深,便於縱方向機動。但谷地兩側多系高山沖溝,又不便於橫方向運動。

經過

在文登里川道組織防禦的是我志願軍610團。針對敵我裝備懸殊的情況,該團將師加強的野炮營、山炮連、工兵連及本團的27門57無坐力炮、22具火箭筒編成反坦克大隊,在文登里川道構成反坦克陣地。

1951年10月11日,美2師以一個營又四個連的兵力,在30餘輛坦克的引導下,氣勢洶洶地沿文登公路向我610團防禦陣地發起進攻。當敵10餘輛坦克進至我防禦縱深約三四公里時,我反坦克大隊二中隊排長閻相子率領打坦克殲擊組,在火力掩護下,迅速沿山溝隱蔽向敵坦克側後接近,當距敵先頭坦克10米左右時,以手雷將其炸毀,並利用煙幕掩護迅速轉移陣地,以同樣方法擊傷第二輛坦克。此時我無坐力炮、火箭筒分隊分別在50至100米距離內,接連擊傷敵坦克3輛,其餘坦克見勢不妙,調頭回竄。

1951年10月12日,敵在猛烈的航空兵、炮兵火力掩護下,先以30餘輛坦克在我陣地前展開,進行了約一個小時的壓制射擊,爾後以48輛坦克成梯次隊形,沿文登公路兩側的溝渠、稻田向我實施衝擊。當敵第一梯隊坦克距我150米左右時,預先進入隱蔽發射工事的我反坦克二中隊迅即進行直瞄射擊,發射炮彈6發,擊毀坦克2 輛、擊傷1輛。我反坦克一中隊乘敵先頭坦克被擊毀,後續坦克車速減慢,隊形密集的有利時機,以無坐力炮、火箭筒的交叉火力猛烈射擊,毀、傷敵坦克各1輛。同時,我野炮和山炮也以準確火力擊傷敵坦克2輛。敵遭我連續打擊後,以部分坦克壓制我反坦克火器,其餘坦克繼續向我縱深衝擊。配置在縱深的我野炮營、山炮連立即以直瞄射擊摧毀敵坦克2輛,無坐力炮、火箭筒分隊以遊動射擊又毀敵坦克3輛、傷2輛。損傷慘重的敵坦克集群,雖突入我陣地,但已無力再行攻擊,企圖在煙幕掩護下逃竄。我反坦克輕型火器快速前出,攔頭截擊,在百米內擊毀敵坦克2輛;我打坦克殲擊組利用交通壕在七八米內用手雷、爆破筒炸傷敵坦克2輛。

經過3天激戰,敵坦克集群不敢再輕易向我防禦縱深衝擊,改為逐段破壞,逐段前進。10月16日至11月4日,敵多次以20多輛坦克向我進攻。610團摸準敵人的活動規律,將反坦克火器推至前沿,並利用夜暗在敵可能機動的路線及兩側布雷、挖壕,派出多個打坦克小組以小群多路的戰術,抵近殲敵,又擊毀敵坦克17輛。

戰果

在文登里戰鬥中,610團共打退敵進攻10餘次,擊毀、擊傷敵坦克46輛,徹底粉碎了敵人的 “坦克楔入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