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對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這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基本信息

具體內容

文明禮儀文明禮儀
1.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做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2.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3.文明用語:1、您好!2、請坐!3、請問……4、請稍候!5、對不起!6、請原諒!7、很抱歉!8、沒關係!9、不客氣!10、謝謝!11、請不要著急!12、對不起,讓您久等了。13、您請講!14、請出示您的《××證》。15、我會儘量幫助您。16、為您服務是我應該做的。17、有不懂的地方您儘管問。18、非常感謝您的合作。
4.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有時甚至失禮失態,一句“對不起”就能使怨氣煙消雲散,反之,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甚至釀成人間悲劇。在人際交往中,學會道歉,是我們從國小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我們要學會說“對不起”,力爭做個文明青少年。而且,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文明用語則是通往心靈的金鑰匙,在交際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語,反映著一個人的修養,而且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講髒話粗話的世界是“黑白”的,講文明用語的社會才是“彩色”的。當然,生活中的文明禮貌用語還有很多,要注意各種場合使用的禮貌用語,這樣就能成為一個彬彬有禮的人。
其次,學習"禮儀",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並以特定的方式指導人的行動,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正確的自尊心應具有待人謙遜、不驕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養青少年學生高尚的人格,養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顯得尤為重要。禮儀教育可以作為動力和導向,在青少年學生的個體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再次,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敢於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其"禮儀"規範就無法發揮,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要教育青少年學生樹立信心,懂得在套用得體的禮儀言行的同時,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於展示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自我,並且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去表現這一點。
禮儀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具有良好禮儀習慣的人首先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學校,禮儀能使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友善,使校園的文明氛圍更加濃厚。

基本禮儀

儀容儀表

文明文明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和修養習慣。服飾、形象與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係。
1、個人衛生: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么標緻,服飾多么華貴,若蓬頭垢面,滿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和勤更衣勤洗手等個人的衛生。不要在人面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最好不要太大,對人口沫四濺。
2、穿著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

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等,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托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如今,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型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頜、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或兩膝合併傾斜;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么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見面禮儀

握手禮

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么有禮貌的順序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

鞠躬禮

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行禮,或是邊鞠躬邊說好聽的話。鞠躬前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

致意

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從各種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里,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公共禮儀

公共場所

影劇院
觀眾應儘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相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著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應注意衣著整潔,即使天氣炎熱,也不要袒胸露腹,在影劇院千萬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譁,要把手機調成振動,也別把影院當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結束後觀眾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
圖書館閱覽室
圖書館、閱覽室是公共的學習場所。
①要注意整潔,遵守規則。不能穿汗衫拖鞋入內。就座時,不要為別人預占位置,查閱目錄卡片時,不可把卡片翻亂或撕壞,或用筆在卡片上塗抹劃線。
②要保持安靜和衛生。走動時腳步要輕,不要高聲談話,不要吃有聲或帶有果殼的食物,這些都是有悖於文明禮貌的。
③對圖書館、閱覽室的圖書桌椅板凳等等屬於公共財產,也應該注意愛護,不要隨意刻畫,破壞。

乘車禮儀

1、騎腳踏車: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騎車時不撐雨傘,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不騎車帶人。遇到老弱病殘者動作遲緩,要給予諒解,主動禮讓。
2、乘火車、輪船:在候車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喊叫。上車、登船時要依次排隊,不要亂擠亂撞。在車廂、輪船里,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丟紙屑果皮,也不要讓小孩隨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車:車到站時應依次排隊,對婦女、兒童、老年人及病殘者要照顧謙讓。上車後不要搶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別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應主動讓座。

旅遊觀光禮儀

1、遊覽觀光:凡旅遊觀光者應愛護旅遊觀光地區的公共財物。對公共建築、設施和文物古蹟,甚至花草樹木,都不能隨意破壞;不能在柱、牆、碑等建築物上亂寫、亂畫、亂刻;不要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污染環境;不要亂扔果皮紙屑、雜物。
2、賓館住宿:旅客在任何賓館居住都不要在房間裡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其他客人。對服務員要以禮相待,對他們所提供的服務表示感謝。
3、飯店進餐:尊重服務員的勞動,對服務員應謙和有禮,當服務員忙不過來時,應耐心等待,不可敲擊桌碗或喊叫。對於服務員工作上的失誤,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語,加以諷刺。

文明

相關定義

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也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它的含義有時與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學和人類學裡,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義)。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的聯繫。文明一詞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義。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文明的出現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現而今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裡出現的。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統治階級,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就稱做是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為發源地。不同的時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據,以地域環境大致分為:
兩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底格里斯河(Tigris)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兩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於約公元前3500年。當時生活在兩河流域的是蘇美爾人,建立了蘇美爾文明。之後陸續有閃米特人、西臺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繼入侵。兩河流域繼蘇美爾人之後最偉大的文明就是由閃米特人漢穆拉比建立的巴比倫。
尼羅河文明:發源於非洲尼羅河(Nile)流域,又稱古埃及文明,其歷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的埃及王朝時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開始。
印度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印度河與恆河(Ganges)流域。文明的開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終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
愛琴文明:發源於希臘愛琴海地區,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諾斯文明發源於歐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島(Crete),又稱克里特文明,後被麥錫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發源於亞洲黃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證據)的夏文明據推測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奧爾梅克文明:發源於中美洲,形成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時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這段時期,許多文明進入繁盛時期,通常也被稱做古典時期。
古希臘文明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間達到鼎盛,創造了燦爛的古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臘文化被傳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和中東
古羅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間達到輝煌,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帝國。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時期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紀前後的笈多王朝。
瑪雅文明的輝煌時期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間。
中華文明在大約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漢王朝時期,帝國達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些只是傳說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陸文明
姆大陸,又譯穆大陸,是一個傳說中存在的陸地。
這陸地占據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島、北接夏威夷、東至復活節島、西止馬里亞納群島,東西長約8000公里,南北寬約5000公里,面積相當於南北美洲面積的總和。如今的玻里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島上的居民,據說就是姆大陸移民的後裔。這些人據說在12,000年前就已經在這個大陸生活。姆大陸人具有高度的文明,他們已經實現了與外星球的通信聯絡。我們今天的人類文明中不可解釋的一些現象均來自於姆大陸人的文明。
亞特蘭蒂斯大陸文明

文明出現理論

文明是怎樣出現的?這對於哲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課題,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論來闡述各自的觀點。大部分的觀點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文明存在的起點。因而研究中央集權的出現成為了一個焦點。但是所有的理論都還不能解釋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統(或者稱為水利系統)
卡爾·威特福格爾使這一理論的最有力的支持者。這種理論認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認識到洪澇災害雖然會毀壞莊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開始修建水壩。然後用來灌溉農田。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便開始出現了專門負責管理灌溉系統的人。通過這種灌溉系統的集中管理,逐漸發展出最初的統治階層,文明由此產生。但是反對意見認為,當時一些興盛的城市,其灌溉規模很小;如果由國家管理灌溉,考古發掘的資料應該會更多,而實際情況相反。而且文獻中記載,當時的灌溉系統是有神廟管理,而不是政府機構。也有觀點說,灌溉工程是文明發展的結果,而不是起因。
貿易網路
有種理論認為貿易在文明的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在生態多樣化的地區,要獲得稀少的資源,就需要貿易機構來組織貿易,這樣就需要某種中央集權的形式。但是這種理論對於某些文明是正確的,對於另外一些文明卻不正確。
環境與社會的限制
這是羅伯特·卡內羅提出的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山脈、海洋對人類的阻隔,才產生了文明。由於人口增長而沒有擴張的餘地,從而開始爭奪稀少的資源。這樣就導致在內部出現了階級,其中由統治者控制稀少的資源。對於外部就有了擴張的需要,這些都需要有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來嚴密組織。
宗教信仰
這種理論認為宗教信仰對於文明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帶來的問題

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衛生問題。還有傳染病的問題。此外不同文明間的衝突以及文明內部的鬥爭使戰爭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文明內部則還有一個階級之間的衝突問題。
文明的解釋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包含心性智慧與思想知識;
物質文明包含工藝性文物與無意識文物;
在此,我們當讚嘆西方文明的思想知識與無意識文物;
但是,東方文明的心性智慧與工藝性文物,卻是人類的生存發展的根。
讀音:wénmíng
(1)[civilization;culture]∶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civilized]∶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modern]∶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一詞在國外辭書中的含義
“文明”一詞,在世界各國出版的辭書中,對其含義的解釋不盡相同。
1961年,法國出版的《法國大拉羅斯百科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
1973年至1974年,英國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歷史階段中顯示出來的特徵之總和。
1978年,蘇聯出版的《蘇聯大百科全書》認為“文明”一詞的含義指:社會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繼野蠻時代之後社會發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聯邦德國出版的《大百科詞典》認為“文明”一詞從廣義來說,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從狹義來說,指社會脫離了人類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後,通過知識和技術形成與起來的物質和社會狀態。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係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現代社會中禮儀的含義
說實際,對於旨在維護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的禮儀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後的繁文縟節,新的社會制度和價值體系非但無法接納,而且必須堅決予以拋棄。自辛亥革命徹底否定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後,伴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根本改變,禮也被賦予了全新的現代意義。
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禮是一種涵蓋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會行為規範的話,今天的所謂禮則僅僅是對禮貌和相關活動的禮儀形式而言的,這也是我這一組話題所要討論的主要範疇。
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如果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但所謂五大分支,因為禮儀是門綜合性的學科,所以又是相對而言。各分支禮儀內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禮儀內容都大體相同。禮儀的主要功能,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還有助於淨化社會風氣。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附著點。但凡國際化的企業,對於禮儀都會有高標準的要求,企業禮儀培訓工作尤為重視,要求把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獲得國際認證的重要軟體。
文明禮儀也就是:人們在社會中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以下是社會中的不文明現象:
1:食堂、飯店——浪費糧食
2:景點——亂丟垃圾,亂刻亂畫
3:辦公室——沒人在辦公還開著空調,點著電燈
4:河流——亂排污水,隨意添堵
5:候車室——吸菸、喧譁,隨地吐痰
6:公車——不主動為老弱病殘讓座位,逃票
7:圖書館——大聲喧譁,借書不還,毀壞圖書
8:住宅小區——晚上開音響,高層亂丟垃圾,亂種亂拔植物
9:公園——踐踏草坪,爬樹,採摘花朵,不尊重公園的雕像
10:森林——濫砍亂伐
11:馬路——闖紅燈,亂停車。

名人名言

1、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2、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禮儀,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7、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10、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天平立即穩穩地傾向一端。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申涵光
12、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周恩來
1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14、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15、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
16、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1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9、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20、知恥近乎勇。——孔子
21、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22、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德謨克利特
2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24、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
2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
26、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27、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28、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9、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3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3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3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33、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34、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饑寒。——薩迪
35、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孟德斯鳩
36、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管仲
3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38、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劉少奇
39、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松蘇內吉
40、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41、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42、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43、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44、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45、脾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46、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47、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4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默生
49、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50、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51、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誌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52、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么世俗——喬·艾琪渥斯
53、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
——喬·斯威夫特
54、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55、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56、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57、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59、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60、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61、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62、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63、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64、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65、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66、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67、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70、明德尚美,求真揚善。
71、生命因你而美麗,世界因我而精彩,學校因文明而美好!
72、天空是廣闊的,而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73、校園從此而美麗,從我做起.閃光的青春,從文明起步。
74、擁有一顆豁達、開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75、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孟子
76、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77、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78、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情感。——梅里美
79、禮貌像只氣墊,裡面什麼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詹森
80、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維吾爾族諺語
81、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82、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孔子
83、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清.顏元
84、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現。——美.愛迪生
85、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86、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於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法.盧梭
87、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法.孟德斯
88、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麼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89、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歌德
9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俄.赫爾岑
91、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92、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物質,就是禮節。——拿破崙.希爾
93、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禮儀越周到越保險。——[英]托.卡萊爾
94、心誠氣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明]薛宣《談書錄》
95、知識使人變得文雅,而交際使人變得完善。——[美]喬.富勒
96、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97、給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縷芳香。
9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99、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法·拉羅什福科)
100、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俗語)
101、真、善、美,是文明社會的三大特點。——周海中
102、萬物之中,文明是最脆弱的,任何高度的文明都經不起它所面臨的多重危險的威脅。——埃利斯
103、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劉少奇
104、我們是新一代的接班人,為了中國改革的中國夢而繼續努力奮鬥。——張文強

文明作文

注重我們的禮儀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具備的是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速食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如今,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小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髒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宣傳掛圖

文明禮儀宣傳掛圖文明禮儀宣傳掛圖
[產品名稱]文明禮儀宣傳掛圖宣傳圖片
[作者]圖片編輯部
[出版日期]2012-10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開本]四開
[頁碼]12幅
[其他介紹]四開12幅
定價:168.00元
內容簡介
我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是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文明、懂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素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體現,更是展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只有人人意識到這種使命,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才會更加容易,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
文明禮儀宣傳掛圖以各種溫馨宣傳提示大家,注重文明禮儀,相互理解關愛,提高全民文明禮儀素質,構建社會和諧大家庭!
八禮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遊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四儀
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觸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範。
10歲:成長儀式,讓國小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14歲:青春儀式,要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一步。
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報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