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原理:發展論

文學觀念的形成與演變 文學的獨創性與創怍個性 文學與審美文化

圖書信息

作 者:錢中文
叢 書 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文學語言研究系列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802303973
出版時間:2007-05-01
版 次:2
頁 數:40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文學原理:發展論》通過對文學發展過程的研究,力求探索這一過程中的一些規律性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進行整合的探索,努力在一定意義上顯示出理論、方法的完整與徹底。

作者簡介

錢中文,男,漢族,江蘇無錫人,1932 年11月出生。195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俄語系,1959年肄業於莫斯科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研究生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導、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榮譽委員。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文學發生與文學本體觀念
第一章 文學發生和神話思維
第一節 從發生學角度看文學起源
第二節 原始思維與神話意識
第三節 神話思維特徵
第二章 文學形式的發生
第一節 自覺審美意識的逐漸形成
第二節 神話演變與神話原型
第三節 文學的前形式
第四節 詩歌形式發生的前奏
第五節 前文學向文學過渡的審美中介的確立
第六節 詩歌呼喚形式
第七節 藝術思維的新質與“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章 文學觀念的形成與演變
第一節 文學觀念的發生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 19世紀的文學觀念和方法
第三節 20世紀文學觀念的對峙與走向
一 轉折的內驅力
二 馬克思主義文學觀念的更新
三 我國的文學觀念演變
四 科學主義文學思潮的突破性嘗試
五 人本主義文學思潮的實績
六 後現代主義文學觀念
第四章 文學觀念
第一節 方法論問題:主導、多樣、綜合
第二節 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
第三節 文學是審美本體系統——文學本體論
一 文學是語言結構的審美創造
二 文學是主體的審美創造與審美價值創造系統
三 文學接受是文學審美價值的再創造系統
第二編 文學本體的發展
第五章 文學體裁的審美特性、規範與反規範
第一節 體裁的歷史劃分
第二節 體裁的審美特性
第三節 體裁的規範與反規範
一 穩定性與主體創新意識
二 閱讀期待與反規範
第四節 文化交流和其他影響
第六章 文學發展中的主體性和群體性
第一節 創作個性
一 文學的獨創性與創怍個性
二 創作個性與作家個性
三 貶低、否定創作個性的幾種形式
第二節 文學風格
一 風格的個性特徵與群體性特徵
二 風格的生成結構與審美中介
三 風格分類與風格功能
第三節 文學流派
一 流派群體
二 流派的深層結構
第四節 文學思潮
一 流派與思潮
二 思潮類型
第七章 創作原則原型與類型系統
第一節 創作方式的原型
一 創作方式原型思想
二 創作方式的原型、範式的確立
第二節 文學創作方式的多向流變
一 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與禪趣、現實主義
二 19世紀前外國文學中的多種創作原則的演變
第三節 浪漫主義
第四節 現實主義
一 19世紀文學主潮
二 現實主義審美原則
三 現實主義詩學
第五節 象徵主義
一 前奏:為藝術而藝術
二 應和論
三 象徵主義創作原則
第八章 20世紀文學創作原則多元化與藝術假定性的多向選擇
第一節 社會思潮蜂起與藝術思維的重大轉折
一 方法
二 非理性主義思潮的複雜涵義
三 世紀性的轉折
第二節 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系統
第三節 現代主義創作原則系統
第四節 兩大創作原則系統比較分析及其詩學特徵
第五節 大宗文藝、後現代主義文學及其創作原則
第六節 激情、藝術假定性與創作原則的選擇
第三編文化系統中的文學
第九章 文學與文化精神
第一節 文學與民族文化精神和國際文化
一 民族文化精神
二 當代意識
第二節 文學與審美文化
一 文學與音樂
二 文學與繪畫
第三節 審美與非審美文化的宗教與文學
第四節 文學與非審美文化
一 文學與科學精神
二 文學與哲學和文學的哲理追求
三 文學與道德探索
四 文學與政治的多層次關係
第四編文學史問題
第十章 文學史
第一節 文學史:歷史的和現代的形態
第二節 文學史理論類型
第三節 構架與問題
附錄 文學審美意識形態的邏輯起點及其歷史生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版跋
第四版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