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型公共關係

文化型公共關係

文化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或受其委託的公共關係機構和部門在公共關係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文化定位,展現文化主題,藉助文化載體,進行文化包裝,提高文化品位的公共關係活動。

文化型公共關係王老吉的軟文化
文化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或受其委託的公共關係機構和部門在公共關係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文化定位,展現文化主題,藉助文化載體,進行文化包裝,提高文化品位的公共關係活動

作用

文化公共關係對塑造組織形象的作用

社會組織之所以強調公共關係文化特色,藉助於文化形式或文化主題開展公共關係活動,主要是文化能對公眾行為通訊組織的形象塑造產生積極影響。首先,文化對公眾的行為、觀念具有重大的調控規範作用。人的生活與文化分不開,尤其是現代人,文化對人的思維定勢和行為指令能為公眾提供行為的參照模式,如果能以文化為橋樑,開展公共關係活動,將有利於公眾對公共關係活動的理解與接受。其次,文化對組織形象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誠然,組織形象的發展與完善主要取決於組織的實績與信譽,但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組織形象將更鮮明、更絢麗。

因為組織形象強調穩定性和持久性,而文化可以使組織形象升華,演化成一種超越時空的理想境界。美國IBM公司倡導的“為職工利益,為顧客利益,為股東利益”的三原則,以及“尊重個人,竭誠服務,一流主人”的三信條都體現了符合市場法則,以人為本的文化境界。這種鮮明的文化主流,使企業的形象更為高大、有效。再次,文化促使社會的文明進步。

形式

文化型公共關係文化包裝
根據公眾的文化心態,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活動方法,開展公共關係活動,對公眾施加文化影響。

1.文化包裝。

文化包裝是大多數社會組織經常採用的一種公共關係活動方式。它運用文化裝飾的手段,形成公共關係的文化氛圍,以鮮明的文化特性賦予公共關係活動以鮮明的文化色彩。這對提高公共關係活動的文化品位,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公共關係活動進行文明包裝可採用以下途徑:

文化搭台,公關唱戲。即在公共關係活動中以文化色彩引起公眾注意、吸引公眾參與,公眾在內心文化需求的驅使下接受社會組織所施加的文化影響,從而提高社會組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要求公共關係人員能夠策劃出頗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並貼近公眾文化生活,這樣公眾才有參與其中的興趣。公眾在感受文化氣息,享受特色文化的過程中,會對社會組織產生美好的印象。如南瓜是美國萬聖節的重要必備品,每年都要評比誰的南瓜種得大,在加州半月灣舉行的南瓜節,有 25萬人惠顧,他們在街頭表演歌舞,伴奏美妙音樂,買賣小商品,兩天時間裡就消耗了5萬張碩大的南瓜餅,獲頭獎的南瓜達868磅。萬聖節體現了美國傳統文化,藉助南瓜評比展示了城市新形象。

2.文化導引。

文化導引是指向公眾倡導和傳播某些新的文化活動方式。組織在文化導引中扮演新文化的倡導者,文化風氣的傳播者與文化形式的創造者,只要組織導引的文化能夠符合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要求,能夠滿足公眾新的文化追求。就一定能被公眾所認同和接受。

3.組建文化基金會。

社會組織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造福於社會”的精神,根據社會的文化藝術和科技教育發展趨勢與公眾的文化與教育需求,撥出專款設立文化藝術與科技教育基金會,一方面能作為社會組織支持某種文化教育事業的主要陣地,另一方面能提高社會組織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圍,取得組織意想不到的公共關係效果。這種文化藝術和科技教育基金會,能夠讓公眾感到一種濃厚的社會文化風氣,公眾就會由文化上對基金會的依賴演化為對社會組織的信任,從而形成親密的情感依賴關係,這種公共關係基礎牢固,是社會組織追求的目標。

程式

文化型公共關係相關書籍
文化型公共關係,由於溶入了文化的因素,因此,在工作程式上,除了遵循一般公共關係的基本程式外,還要突出以下一些環節:一是要調查公眾所處的文化環境構成,了解公眾的文化特點,分析公眾文化的品位,理解公眾文化的實質內容。二是找公共關係活動與公眾文化接合點,使公共關係活動與公眾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上有機融合。三是要根據公眾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心態,選擇具體的文化型公共關係活動方式,包括適應既定文化的方式、文化包裝的方式和文化導向的方式。四是要制訂和實施活動方案。根據既定的公共關係工作計畫,運用各種媒介開展宣傳,以此影響公眾的心態刺激公眾根據文化所包含的內容、要求做出積極的反應,不僅使他從一定高度認可文化型公共關係活動,而且產生相應的,源於文化需要的高質量的消費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