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模式

1、建設型公共關係 10、徵詢型公共關係 11、文化型公共關係

什麼是公共關係模式

所謂公共關係模式,就是有一定的公共關係目標和任務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若干技巧和方法所構成的具有某種特定公共關係功能的工作方法系統。

公共關係模式的類型1

1、建設型公共關係

建設型公共關係是在社會組織初創時期或新產品、新服務首次推出時期,為開創新局面進行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目的在於提高美譽度,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或使社會公眾對組織產品有一種新的興趣,形成一種新的感覺,直接推動組織事業的發展。

2、維繫型公共關係

維繫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在穩定發展期間,用來鞏固良好形象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目的是通過不間斷的、持續的公關活動,鞏固、維持與公眾的良好關係和組織形象,使組織的良好印象始終保留在公眾的記憶中。

維繫型公共關係是針對公眾心理特徵而精心設計的,具體可分為“硬維繫”、“軟維繫”兩種形式。“硬維繫”是指那些“維繫目的”明確,主客雙方都能理解意圖的維繫活動,特點是通過顯露的優惠服務和感情聯絡來維繫同公眾的關係。“軟維繫”是指那些活動目的雖然明確,但表現形式卻比較超脫、隱蔽的公共關係活動,其目的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公眾不忘記組織。

3、防禦型公共關係

防禦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為防止自身的公共關係失調而採取的一種公共關係活動方式。預防的目的是在組織與公眾之間出現摩擦苗頭的時候,及時調整組織的政策和行為,剷除摩擦苗頭,始終將與公眾的關係控制在期望的軌道上。

4、矯正型公共關係

矯正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在遇到問題與危機,公共關係嚴重失調,組織形象受到損害時,為了扭轉公眾對組織的不良印象或已經出現的不利局面而開展的公共關係活動。其目的是對嚴重受損的組織形象及時糾偏、矯正,挽回不良影響,轉危為安,重新樹立組織的良好形象。

5、進攻型公共關係

進攻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來樹立和維護良好形象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當組織需要拓展(一般在組織的成長期),或預定目標與所處環境發生衝突時,主動發起公關攻勢,以攻為守,及時調整決策和行為,積極地去改善環境,以減少或消除衝突的因素,並保證預定目標的實現,從而樹立和維護良好形象。這種模式,適用於組織與外部環境的矛盾衝突已成為現實,而實際條件有利於組織的時候。其特點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手段,以主動進行的姿態來開展公共關係活動。

6、宣傳型公共關係

宣傳型公共關係是運用大眾傳播媒介和內部溝通方法開展宣傳工作,樹立良好組織形象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目的是廣泛發布和傳播信息,讓公眾了解組織,以獲得更多的支持。

7、交際型公共關係

交際型公共關係是在人際交往中開展公共關係工作的一種模式。以人際接觸為手段,與公眾進行協調溝通,為組織廣結良緣公共關係活動

8、服務型公共關係

服務型公共關係是一種以提供優質服務為主要手段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其目的是以實際行動來獲取社會的了解和好評,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9、社會型公共關係

社會型公共關係是組織通過舉辦各種社會性、公益性、贊助性的活動,來塑造良好組織形象的模式。

10、徵詢型公共關係

徵詢型公共關係是以採集社會信息為主、掌握社會發展趨勢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其目的是通過信息採集、輿論調查、民意測驗等工作,加強雙向溝通,使組織了解社會輿論、民意民情、消費趨勢,為組織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背景信息服務,使組織行為儘可能地與國家的總體利益、市場發展趨勢以及民情民意一致;同時,也向公眾傳播或暗示組織意圖,使公眾印象更加深刻。徵詢型公共關係活動實施的重心在感動操作上的科學性以及實施過程中的精細和誠意。

11、文化型公共關係

文化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或受其委託的公共關係機構和部門在公共關係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文化定位,展現文化主題,藉助文化載體,進行文化包裝,提高文化品位的公共關係活動。

12、網路型公共關係

網路公共關係作為一種新型的公共關係類型,是指社會組織藉助在線上網路、計算機通訊和數字互動式媒體、在網路環境下實現組織與內外公眾雙向信息溝通與網上公眾協調關係的實踐活動。這種新型的公共關係由於其獨特的價值效應,日益受到廣泛重視,掌握這種公共關係的運作,對欲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得微型機的社會組織來說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 1.0 1.1 周朝霞.《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