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克爾曼

文克爾曼主張結合時代和民族的物質環境和社會背景研究古代藝術作品,對藝術進行歷史的分析;認為影響古希臘藝術成就的因素有:氣候的影響,政治體制和機構,與此相對應的自由的思想方式。他主張藝術史的目的在於敘述藝術的起源、發展、變化和衰頹,根據流傳下來的藝術作品去說明各民族、各時代和各藝術家的不同風格。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德國古代藝術史學家、藝術理論家、美學家。

藝術主張

由此,文克爾曼將古希臘藝術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有力的遠古風格時期;第二,以雕刻家裴底亞斯為代表的、純樸靜默的崇高風格時期;第三,以雕刻家普拉克什特為代表的、優雅完美的秀美風格時期;第四,亞歷山大時代的、衰微精巧的模仿風格時期。

文克爾曼特別推崇靜穆的美,認為藝術的本質應反映“偉大的沉靜的靈魂”,追求一種“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認為最高的美是不關涉情感和動作的純精神境界,超於物外。他提出優美的形象源於對自然人性的克服,源於“智慧”克服“慾念”。

文克爾曼將美等同於完善,美是超脫物質的慾念的,是對神的摹仿,向著神的升華。美具有清晰性和不可測定性,美是統一的、單純的,又是由經常改變中心的線條決定的。

在論及美的形成時,文克爾曼強調美是對個別事物的摹仿和創造,美最終應被綜合為一個理想的整體,美的形成主要是創造美的形式;美的表現則賦予藝術作品美的內容,表現帶來的是個性,表征愉快的情感,其中的“個性”代表的是一種典型化的性格,代表著高雅寧靜。

文克爾曼還在不同的藝術門類之間進行了比較研究,認為詩與造型藝術在表現手法上有所不同。

社會影響

文克爾曼的美學思想代表了藝術研究的歷史學、社會學方向。他對古典主義的研究較為深刻,啟示了後來啟蒙運動時期各類學流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