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藝術史

數字媒體藝術史

《數字媒體藝術史》是2008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四達。

基本信息

內容

《數字媒體藝術史》是《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的姊妹篇,是一本通過全新視角論述當代數字媒體藝術發展史的教材,也是一本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當代數字媒體藝術發展規律的學術性和普及性讀物。

《數字媒體藝術史》從媒體發展史、美學、科學史和現代藝術史等巨觀角度,對數字媒體藝術的起源和演化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和總結,並著重分析了現代美學、大眾文化和西方後現代主義藝術對數字藝術發展的影響。全書共分5章,分別是:媒體發展史與數字媒體基礎、數字媒體藝術本體論、數字媒體藝術美學論、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歷史和數字媒體藝術發展歷史。

目錄

第1章 媒體發展史與數字媒體基礎3

1.1人類傳播歷史和傳播媒介演化3

1.1.1身體語言和原始視覺符號傳播階段4

1.1.2口語傳播階段5

1.1.3手抄文字和圖像符號傳播階段6

1.1.4印刷媒介傳播階段13

1.1.5電子媒介傳播階段17

1.1.6數位化媒體傳播階段22

1.2媒介理論研究與數字媒體24

1.2.1拉斯韋爾的5W模式和香農-韋弗模式24

1.2.2奧斯古德-施拉姆循環模式26

1.2.3英尼斯-麥克盧漢的媒介研究26

1.2.4梅羅維茨和利文森的媒介研究29

1.3尼葛洛龐帝、馬諾維奇論數字媒體30

1.4數字媒體的概念和表現形態32

1.4.1媒介、媒體和大眾傳媒32

1.4.2數字媒體的含義及表現形態33

1.4.3數字媒體的基本特徵35

1.4.4傳統媒體與新媒體39

1.5媒體發展歷程大事記41

小結45

思考題47

第2章 數字媒體藝術本體論51

2.1數字媒體藝術=媒體+科技+藝術51

2.2數字媒體藝術的雙重屬性——藝術與服務55

2.3數字媒體的表現形式——動態、靜態與互動56

2.4數字媒體藝術的多層次結構58

2.5數字媒體的科學觀和藝術觀60

2.6數字媒體藝術的傳播與媒介62

2.7數字媒體教育——工學與藝術的統一64

2.8數字媒體藝術的核心特徵66

2.8.1作品的參與性或互動性67

2.8.2可複製性和可編輯性69

2.8.3媒體集成性和綜合性71

2.8.4數字媒體的商業娛樂性72

2.8.5數字媒體與後現代主義藝術73

2.8.6網路傳播性、沉浸性和虛擬性76

小結78

思考題79

第3章 數字媒體藝術美學論83

3.1從柏拉圖到海德格爾:走向生活的美學之路83

3.1.120世紀西方美學的變遷83

3.1.2海德格爾、維根斯坦、杜威的美學啟示86

3.2藝術和媒介:本雅明與麥克盧漢的洞見之明90

3.3博伊斯的時代宣言:沒有人不是藝術家92

3.4卡爾·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想94

3.5托夫勒和尼葛洛龐帝:信息和數字時代的預言95

3.6通俗美學、大眾文化和數字媒體98

3.720世紀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之路102

3.7.1機器的美學:未來主義藝術103

3.7.2生活即藝術:杜尚與達達主義105

3.7.3生活的回歸:約翰·凱奇與激浪藝術109

3.7.4安迪·沃霍爾和大眾流行文化111

3.7.5波普藝術、拼貼藝術與通俗文化117

3.7.6科技與幻覺:光效應藝術和動力藝術123

3.8數字媒體藝術的美學和表現126

3.8.1波普藝術美學與數字媒體藝術126

3.8.2數字媒體藝術的“多樣性”表現形態133

3.8.3數字媒體藝術美學研究的現實意義139

小結141

思考題142

第4章 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歷史145

4.1數學、科學與藝術的對立統一145

4.1.1科學和藝術的共同基礎:創造性和真理性145

4.1.2智者的足跡:科學與藝術的共同體驗148

4.1.3簡潔和邏輯嚴密性:科學理論的美學150

4.1.4左腦和右腦:抽象和形象思維的對立統一153

4.1.5數學與美術:斐波納契數列和黃金分割比157

4.1.6美術中的科學:比例、透視、解剖和光影161

4.1.7分形幾何學:從數學到大自然美學的統一165

4.2科學、藝術與技術的楷模:達·芬奇的啟示171

4.2.1達·芬奇:科學和藝術的典範171

4.2.2達·芬奇藝術精神對新媒體設計師的啟示176

4.2.3左腦畫家埃舍爾的拓撲學藝術182

4.2.4數字信息化時代:科學和藝術的殊途同歸193

4.3攝影和圖片:大眾媒介藝術的開端196

4.3.1攝影術的誕生:一個科技與媒介的奇蹟197

4.3.2攝影術與繪畫的興衰200

4.3.3剪輯、合成與拼貼——攝影藝術語言的探索203

4.3.4達達派攝影和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206

4.3.5尤斯曼攝影作品中的“合成美學”210

4.3.6朗靜山、陳復禮和單雄威的“集錦攝影”217

4.3.7數字攝影和PS美學:從現實到荒誕之路222

4.4動畫和電影:大眾娛樂的藝術與技術226

4.4.1電影和動畫的誕生歷史追溯226

4.4.2數字合成技術改變電影美學232

4.4.3數字流媒體和新型觀影模式236

4.4.4先鋒電影、後現代電影與數字科技239

4.5網路藝術面面觀:新媒體和藝術大眾化244

4.5.1網路新媒體和藝術信息庫244

4.5.2“共享、自由、平等、開放”的網路藝術247

4.5.3新媒體網路藝術特徵面面觀249

小結251

思考題252

第5章 數字媒體藝術發展史255

5.120世紀60年代科技藝術的萌芽255

5.2EAT和大阪世博會:科技藝術的頂峰257

5.3雷射和全息藝術260

5.4白南準和錄像藝術發展溯源264

5.5大眾文化與後現代藝術的崛起270

5.6計算機與藝術聯姻的歷史274

5.6.120世紀60年代:數字藝術的啟蒙時期276

5.6.220世紀70年代:數字藝術的探索時期278

5.6.320世紀80年代:數字藝術的普及和興旺時期279

5.6.420世紀90年代:數字媒體藝術的深入發展時期280

5.7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藝術的搖籃曲282

5.7.1“旋風”計算機與蘇澤蘭的“畫板”282

5.7.2猶他大學——早期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的搖籃285

5.7.3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藝術家及其經典作品287

5.820世紀70年代:數字藝術的成長之路298

5.8.1計算機圖形技術的里程碑298

5.8.2大學實驗室與CG前沿的基礎理論研究302

5.8.3著名的CG電影特效商業公司305

5.8.4數字藝術家及經典作品309

5.920世紀80年代:星火燎原的10年輝煌312

5.9.1CG電影特效的大本營:PDI和工業光魔(ILM)公司314

5.9.2後起之秀——皮克斯和藍天工作室320

5.9.3Adobe公司與數字桌面出版系統的誕生324

5.9.4數字藝術家及經典作品328

5.1020世紀90年代:數字媒體藝術的大眾盛宴335

5.10.1好萊塢10年數字電影編年史:從《終結者2》到《恐龍》的歷程335

5.10.2數字媒體藝術的普及與融合346

5.10.3數字藝術家及經典作品347

5.1121世紀初的CG動畫355

5.12回顧和展望:多元化的數字媒體藝術363

5.12.1數字藝術發展回顧:三級跳躍成就夢想363

5.12.2數字媒體藝術發展展望:多元化的藝術創新367

5.13中國數字媒體藝術的起步和發展371

小結384

思考題385

參考文獻386

參考網站388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