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勤民之寶

敬天勤民之寶

“敬天勤民之寶”清朝乾隆皇帝的二十五枚傳國玉璽之一,用於告諭入朝謁見的外臣。

介紹

敬天勤民之寶敬天勤民之寶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清朝乾隆皇帝博雅好古,印璽也特別多,乾隆欽定有二十五方印璽。清人何聖生的《檐醉雜記》載,乾隆十一年的時候,交泰殿里就藏有二十五方印璽,印文和用途各自不同。“敬天勤民之寶”就是二十五方印璽之一。

據《交泰殿寶譜》,此作“以飭覲吏”之用。此玉璽通高9.8cm,印面10×10cm。白玉質交龍紐。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

其“以飭覲吏”,尊敬上天仁愛百姓之寶,用於來京朝覲官員降旨時用。

相關知識

敬天——尊重自然;勤民——為百姓服務。其主旨是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所謂“葆和太和”。相形之下,我們今天的許多領導幹部、政府部門和政府官員,甚至連封建帝王都不如,既不敬天,也不勤民,孜孜以求的,只是一己之私。

中國有句古訓:財聚民心散,官清民自安。貧富差距過大和官員腐敗,是一切社會不安定因素的根源。任何一個健康、健全的社會都是儘量使廣大社會成員安居樂業而不是流離失所。然而,就當前各地瘋狂進行的破壞性開發和建設來看,許多政府部門和政府官員,其觀念和行徑,正嚴重踐踏著社會公平準則,已與惟利是圖的商人無異。長此下去,將引發一系列嚴重危機,其損失將是巨大的,對社會心靈的負面影響,更是深遠和難以估量的。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作為康乾盛世的一個重要文化表征,便是在諸多方面的連貫、繼承和發展。這不僅表現在國家大政方面,而且在某些細微的問題上亦有所反映,比如三帝對“敬天勤民”璽的態度便是明顯的一例。據記載,此寶璽一直存放在乾清官西暖閣內。關於“敬天勤民”璽最初的信息,筆者是從《清高宗御製詩二集》、《康熙寶藪》和《乾隆寶藪》上得到的。其中《清高宗御製詩二集》卷一有一首專寫此璽的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