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驅動中國

故事驅動中國

故事驅動中國(StoryDrive 故事驅動(StoryDrive)是法蘭克福書展的一個著名會議品牌,從2010年開始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已經成功舉辦三屆。 @浮雲春卷:故事驅動中國StoryDriveChin

故事驅動中國Logo
故事驅動中國(StoryDrive China)是由法蘭克福書展及德國圖書信息中心在中國舉辦的以全媒體為關注點的一場國際性專業盛會。故事驅動(StoryDrive)是法蘭克福書展的一個著名會議品牌,從2010年開始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已經成功舉辦三屆。2012年5月29日-30日,故事驅動品牌入駐中國,首屆“故事驅動中國”大會在北京召開。

簡介

關注內容產業前沿動態

故事驅動
故事驅動中國大會現場
中國(StoryDrive China)是以全媒體為關注點的一場國際性專業盛會,關注內容的“360度轉化”,將國際內容產業的超前理念和運營經驗帶到中國。應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主辦方邀請,首屆故事驅動中國大會於2012年5月29日-30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故事驅動(StoryDrive)是法蘭克福書展的一個著名會議品牌,從2010年開始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已經成功舉辦三屆。故事驅動大會匯集了國際全媒體領域的精英及先鋒人物,為展示及探討新觀點、新熱點、新潮流提供一個最佳交流平台。
2013年應“京交會”主辦方的再次邀請,法蘭克福書展及德國圖書信息中心將在亞洲舉辦第二屆故事驅動中國大會。它將為跨媒體產業提供前瞻性指導,為全媒體及娛樂產業提供交流平台,為跨媒體著作權交易與合作提供可能。

法蘭克福故事驅動的緣起

一個故事可以是一本書、一個電腦遊戲、一部電影、一本漫畫……它可以是整個世界。文字內容、遊戲和電影等各種媒體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產業間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面向未來的出版機構和傳媒企業當然需要關注與之相關的創意產業。出版機構如果想開發出高品質的產品,就必須尋求合作夥伴。傳統的出版社、電影製片人和遊戲發行商將扮演何種角色?消費者的願望是什麼?哪裡會有新業務產生?媒體趨同和跨行業的合作會帶來哪些可能性?
法蘭克福故事驅動大會

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2010年法蘭克福書展創辦了“故事驅動”這一全媒體平台,圍繞講故事和賣故事的主題,將出版人、遊戲開發商、內容代理商、電影製片人及相關行業專家匯聚一堂,以分享彼此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探討跨行業、跨地域的經營模式。大會內容尤其關注案例的可操作性,希望幫助所有參會者真正理解並掌握創造、融資和轉化“故事世界”的能力。

故事驅動中國落戶北京

故事驅動中國落戶北京
受“京交會”組委會的邀請,法蘭克福書展於2012年5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首次舉辦故事驅動大會。大會邀請了20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頂尖媒體專家,為參會者帶來精彩的報告和案例分析,比如Bigpoint的營運長尼爾斯-霍爾格·海寧(Nils-Holger Henning)。Bigpoint公司擁有2.3億註冊用戶和800名員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網頁遊戲開發商。海寧介紹了該公司推出的以HBO同名電視劇系列為原型的“權利的遊戲”項目。其他嘉賓分別來自艾格蒙特出版集團、亞馬遜、芬蘭Rovio公司(憤怒的小鳥)、BBC電影公司、索尼動漫、Ubisoft等。大會語言為中英雙語,提供全程同聲傳譯。

故事驅動中國大會概況

主辦方: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信息中心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
主講:20多位國內外嘉賓
形式:演講、對話、大師班
特色:故事驅動大會是電影、遊戲和出版業的匯聚之地,也是專門為全媒體行業創建的平台。大會將圍繞講故事和賣故事的主題,展示給大家當今的流行趨勢和前景,並從理論的角度分析和展望媒體商業領域的未來。
觀眾凝神聆聽
目的:故事驅動大會以務實為目的,尤其關注案例的可操作性,使參會者能真正理解並掌握創造、融資和轉化“故事世界”的能力。故事驅動已經超越了一場專業大會的內涵,它其實是一個跨媒體領域的內容交易和項目交易的平台。
參加人員:出版社、出版文化公司,著作權代理,電影專業人士,遊戲專業人士,作者、製作人、作曲人、設計師,市場專家和電子市場專家,傳媒機構(包括廣告、公關、推介等),技術提供商、服務提供商,融資顧問和融資機構,品牌顧問,媒體著作權律師等。

歷屆成果

首屆(京交會)故事驅動中國大會

主辦方: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信息中心
時間:2012年5月29日-30日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
主講嘉賓:英國資深影視律師詹姆斯·凱(James Kay)、英國BBC電影公司執行製片人喬·奧本海默(Joe Oppenheimer)、英國艾格蒙特出版社特約編輯菲利葩·多諾曼(Philippa Donovan),美國索尼電影動漫開發總監簡妮·馬奇可(Jenny Marchick)、德國FREE THE DRAGON製片人馬庫斯·斯坦伯格(Markus Sternberg)、中國作家閻連科(Yan Lianke)、中國作家笛安(Di An)、盛大文學副總裁林華(Lin Hua)、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白駒逸(Kurt Beidler)、芬蘭Rovio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陳博一(Paul Chen)、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副總裁傅藍(Holger Volland)等。
形式:演講、對話、大師班
主題:探索內容世界的多元性、內容價值最大化、全媒體時代的機會、碎片式消費、故事的變革、全媒體的互動與生意經等。
精彩論點:
美國索尼電影動漫開發總監簡妮·馬奇可:如果有一個角色是我們品牌的話,那我們希望它能夠代表我們的品牌,它不需要傳達同一個信號,但是它需要和其他東西契合,所以不管平台如何,希望內容都是令人欣賞的,而且整個跨平台的經歷對觀眾來說是更加有享受感。
芬蘭Rovio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陳博一

芬蘭Rovio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陳博一:講故事的核心其實就是讓冬粉開心,我們任務的宣言就是成功和冬粉緊緊掛鈎,我們不稱他們為用戶,我們叫他們為冬粉,給冬粉要的東西就是工作中心,我們要把遊戲推到冬粉想要去的地方。
中國作家閻連科:故事驅動中國其實是一個非常大也非常小的話題,為什麼說故事驅動中國是一個非常有趣,非常大,也非常小的話題?說大就是因為中國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而我們今天說的和電影相關係,你就發現電影上有太少太少的故事,我們的電影和我們的藝術,生活現實是那么不匹配,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遠遠比小說藝術複雜的多,可是我們面對電影的時候覺得電影的故事特別簡單,特別淺顯,所以我想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的。

第二屆(京交會)故事驅動中國大會

主辦方: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信息中心
戰略合作夥伴:中國出版集團公司
時間:2013年5月29日-30日(30晚:答謝酒會,憑邀請信參加)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三樓報告廳
主講嘉賓:美國作家、《故事動物》作者喬納森 o高特肖(Jonathan Gottschall),中國三聯時空國際文化傳播副總經理張志軍,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分社社長包岩,德國UFA互動傳媒公司/UFA實驗室創意總監克里斯蒂安o科斯塔-倉恩(Kristian Costa-Zahn),德國彼得o施密特集團總裁及合伙人格雷戈爾o艾德,美國學樂出版社“Infinity Ring”系列編輯尼克 o艾里普洛斯,美國跨媒體大師馬特 o科斯特羅(Matt Costello),中國作家劉震雲,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副總裁傅藍(Holger Volland)等20多位國內外嘉賓。
形式:演講、對話、大師班
主題:故事的力量、內容價值的最大化、內容的跨媒體運作、媒體跨界戰略、內容品牌的打造等。
聯合展台:5月28日- 6月1日,國家會議中心三樓南序廳(緊挨三樓報告廳),內設商務洽談中心
2013最新項目:故事推介會。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信息中心首次聯手北京電影學院、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和北京喜地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故事推介會”。屆時將有10個影視項目參與角逐,經過5位國內外專家的點評和30餘家影視製作公司的投票評選,最終產生今年"故事推介會"的兩個最佳故事。

社會影響

媒體評價:

《中國文化報》:大會以“講故事、賣故事”為主題,第一次把內容(故事)作為核心關注點,探討在技術革新的時代,內容如何打通界限,在不同的媒介中獲得最大利益。
《北京日報》:幾年前,一個故事對於出版商來說不過是一本書,對於電影製造者來說則是一部電影。而在今天,這種情況早已改變,一個好故事將成為“萬能鑰匙”,可以像滾雪球一樣從出版界滾向電影界、音樂界、戲劇界、遊戲界甚至到服裝商貿領域。由故事編織成的“故事世界”無處不在,與每一個人發生著關係。
新華網媒體世界已經發生了改變,媒體的使用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構建一個故事世界的可能性多種多樣,需要解答的疑問也有很多。

網友評論:

@石松“故事驅動中國”這名字聽起來雖不直觀,但是卻是一次很好的創意交流大會。
@動漫聯邦工作室昨天在國家會議中心《故事驅動中國》大師論壇上,聽了閻連科老師的演講,非常受用。仿佛他是專門為我而來,困惑我多年的問題,被他隨手扯開了,如同解大米口袋上的線繩,嘩啦啦就開竅了,像京城裡擁堵的交通,在子夜的時候是暢通的一樣,讓我思考頃刻流暢起來,天藍了,山清了,路闊了,我自由了。
@浮雲春卷:故事驅動中國StoryDriveChina感覺很像中國版TED,以故事為動力驅動品牌、產品、文化,很好的出發點,講故事是很多中國人的弱項。希望能把國際化的講故事思維帶入中國!另期待劉震雲先生今年的表現。
@素食兔今天去聽故事驅動中國(Story Drive China),覺得還是不枉此行。大師班討論很不錯,但是因為時間問題,每個話題都難以深入。各領域的討論重點不在“故事”,而在“賣故事”,或者“怎樣 融合多種媒介手段製造好賣的故事?”我很想問一個問題:好故事,或者好故事的創意,在這個時代是不是根本不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