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兒童

政治兒童

2011年五一假期期間,一組關於“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長”的圖片在網上突然爆紅,主人公名叫黃藝博,照片上的他戴著紅領巾和五道槓隊牌,神情泰然,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在黃藝博的部落格上,一張他在少先隊總隊部閱讀檔案的半身照,瀏覽量達到3萬,網友回復247條。照片中,黃藝博戴著五道槓少先隊牌,表情嚴肅,認真地審閱著手裡的檔案。有網友評價“太有范兒了”,但是也有網友提出質疑,一名網友表示“看來家裡關係挺硬。”黃藝博的照片在微博和論壇也迅速成為熱點,引起了大量的轉發和評論。有人將其形象稱為政治兒童。

簡介

長得有些“官相”,文字有些“官腔”……昨日,一組關於“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長”的圖片在網上突然走紅,主人公名叫黃藝博,照片上的他戴著紅領巾和“五道槓”隊牌,神情泰然,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還有網友翻出黃藝博以前的新聞報導,並進行邏輯串聯,甚至懷疑黃藝博“自始至終有人為包裝和炒作”的痕跡。黃藝博何許人也?昨日,記者連線黃藝博的父親黃宏章

爭議質疑

據了解,黃藝博今年13歲,是華師一寄宿學校初一的學生,現任中國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黃藝博的部落格開通於201
政治兒童政治兒童
1年2月8日,迄今僅發布了一篇博文和2個圖片專輯。5月1日以前,該部落格的點擊率並不高,但截止到昨晚8時,部落格的瀏覽量已超過90萬,評論數千條。其中,一張黃藝博在少先隊總隊部閱讀檔案的半身照,瀏覽量達到3萬,網友回復247條。照片中,黃藝博戴著“五道槓”少先隊牌,表情嚴肅,認真地審閱著手裡的檔案。有網友評價“太有范兒了”,但是也有網友提出質疑,一名網友表示“看來家裡關係挺硬。”
黃藝博在《開博前言》的博文中稱,開通部落格“是想表達自己為了‘中華民族之復興,續寫漢唐之盛世’的修身齊家、濟世安邦之信念、氣度、襟懷、理想和抱負。”對此,網友“月下茶靡”表示:“明明是青春純真的童年時代,卻被培養成這樣,模仿大人語氣寫的文章,不知道是該責怪社會還是責怪家長老師。”也有網友覺得文章內容空泛,疑為父母師長代寫。前來部落格圍觀的網友中,對黃藝博持肯定意見的人也有,讚揚黃藝博志向遠大,多數人表示難以接受“官樣小大人”。有網友翻出黃藝博以前的新聞報導: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出版20萬字的個人成長實錄,每月兩次照顧福利院老人……網友認為,自始至終就有家長或者第三者人為包裝和炒作的痕跡。 “能當上‘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長’,家裡是不是有後台?”“照片是不是擺拍的?為什麼這么官樣?”“兩三歲就看《新聞聯播》,是否有炒作之嫌?”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質疑,昨日,黃藝博父母回應了這些質疑。
質疑一:黃藝博被聘為“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長”是確有其事嗎?照片是誰何時上傳的?
政治兒童政治兒童
黃宏章:黃藝博於2009年10月經學校、區委推舉到市,被聘為“中國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網上部落格照片下標註的“總隊長”是在打字時誤打的。後來因為密碼丟失,一直都沒有更改。
質疑二:有網友認為表情太官樣,是擺拍的嗎?
黃宏章:部落格上的照片是兒子當選後,在少先隊武漢市總隊幫兒子抓拍的,兒子和我一起傳上去的。兒子是中國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還有些管理的職責。他成長的環境、所接觸的人,有些時候還要出席一些正式場合。從這些方面來看,又跟一般的小孩子不一樣。大家所說的“官味”,也許是這些環境中慢慢養成的,他剛開始的時候也許是很害羞的。我們教育孩子時,把誠信放在首位,為什麼大家一定要將我批註上的“欣然審閱”這些字眼拿出來說呢,我們管不住別人的評論,但是我們自己問心無愧。
質疑三:能當上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家裡是不是有後台?
馬曉麗:他爸爸是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公務員,我在軍工系統工作,黃藝博並非網友所稱的“官二代”,我們兩口子上班還是騎腳踏車呢,孩子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榮譽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家長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
質疑四:黃藝博“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七歲起讀人民日報”有炒作嫌疑?
馬曉麗:他父親一直有看新聞和讀報的習慣,黃藝博在兩歲不到就開始跟著爸爸一起看新聞,只要聽到《新聞聯播》的旋律,他就會興奮得手舞足蹈,乖乖地放下小人書,聚精會神地看。兒子從小對政治、軍事和歷史就十分熱愛,並沒有人逼迫他去學。
質疑五:有人開玩笑說這是一場總隊長的“肅反”行動,因為總隊長要捧殺下一屆領導班子的最大競爭對手?
黃宏章:兒子和總隊長關係很好,兩個人是好哥們,再加上孩子們對職務其實看得很淡,他們看重的是對自己的鍛鍊機會,所以根本不存在權力的競爭,我覺得只是一些好事的人亂說的。

回應

昨日下午一點,記者電話聯繫上黃藝博的父親黃宏章後,得知網上對兒子“官腔、做作”的議論,黃父既氣憤又無奈,表示需要與黃藝博母親馬曉麗商量後再決定是否同意採訪。下午兩點,記者再次聯繫黃宏章後,他同意接受採訪。
“我和他媽媽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黃宏章激動地說,為了不讓更多的“好事者”對兒子妄加評論,他想註銷部落格,但不知該怎么註銷,當得知暫時沒有開通註銷功能時,他有點手足無措:“我就是想早點平息這件事,我真的不希望我的兒子受到傷害,他只是一個孩子而已。為什麼有的人要把對社會的不滿發泄在我兒子的身上呢?”
黃藝博的母親馬曉麗也表示,兒子已經看到了網上對他的負面評論,因害怕孩子多想,馬曉麗告訴兒子這只是正常現象,“別人的評論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問心無愧就行。”
當記者提出希望與黃藝博本人聯繫時,黃宏章說孩子在上課,怕影響其學習

原因

惡感源自造作虛偽的社會氛圍,並非針對孩子 在網友中間也存在著一種爭論,很多人認為黃藝博作為一個未成年人,理應得到社會和媒體的保護,現在照片的傳播以及網路的評論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這種觀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黃藝博也確實應該得到更多的保護。然而,很多人在評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惡感並非來自黃藝博,而是來自他身上表現的那種“官氣”,透露著造作與虛偽。例如,黃藝博部落格里點擊最高的那張在總隊審閱檔案的照片,是非常明顯的擺拍,手裡拿的“檔案”文字的方向都不對。這種對造作與虛偽社會氛圍的反感,恰恰集中體現在了黃藝博的身上。以至於黃藝博的父親說:“別向孩子發泄對社會的不滿。

中國教育的傳統取向本就是努力上進接近權力
上過學的人都知道,每一個人剛剛進入學校接觸的第一條口號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這個“上”究竟是代表什麼,卻沒有更明確的解釋。或許用中國的古話更為合適,“學而優則仕”。中國人接受教育的傳統觀念就是接近權力甚至取得權力,這個目標直至今天也仍未改變。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在叮囑你好好學習之後,也會期許你能弄個“一官半職”噹噹;國小的時候,每個人都在力爭“入隊”;中學的時候,每個人又在力爭“入團”;大學的時候,“入黨”又成為了重要的目標。這種向權力的不斷靠攏一直就是中國教育的主流,看一下每年會有多少的大學畢業生立志於考公務員,便可窺見一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