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西松山觀

松山觀建於1771年,是劉氏一個叫劉帝書的道士所建。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

攸西松山觀
在攸縣縣城西郊二十多里的桃水鎮盤塘村高塘組境內,有一座雄偉的道觀,名叫攸西松山觀。松山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觀後是高大翠綠的樹木,前面是波光粼粼的水塘,風景十分優美。整個道觀占地面積一千九百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千四百多平方米,觀宇雕樑畫棟,翹角飛檐,氣度不凡。
松山觀原來只是個無名小觀,是清朝順治年間穆塘劉氏龍山公房第十四世孫劉弘儒所建,劉弘儒出資購置水田、山林、水塘,集合工匠建造,其目的是奉萬年香火,也為穆塘劉氏留下紀念之古蹟。 到了康熙年間,龍山公房第十五世孫、道士劉帝書加以擴建。這其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出攸縣縣城沿攸衡公路西行,至桃水鎮盤塘村(過鴨塘鋪鄉二公里處),路左手邊有座暗紅色的牌坊,上書“鍾應門”三字。穿過鍾應門,順水泥路行約300米,便是松山觀。
松山觀建於1771年,是劉氏一個叫劉帝書的道士所建。松山觀大門兩邊題有對聯:“松老常來仙鶴舞,山高只有白雲飛”。
桃水鎮
松山觀歷來有道士住觀。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宗教界人士實行了團結、教育的方針,由劉榆清之子劉如剛住觀。
松山觀四周古木參天,可惜這些參天古樹,在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中,成了煉鐵爐內的燃料,而松山觀的建築與雕塑、壁畫也毀於文革期間。
如今的松山觀為上世紀80年代起在原址上陸續重建。比起老松山觀來,新觀更雄偉,更金碧輝煌。建有前殿後殿,偏殿耳房。面對大殿修建了戲台。比聞名遐爾的攸縣陽升觀還要氣派。
桃水鎮
松山觀旁有口洞,洞名為“龍骨頭”。傳說孽龍贖罪補過,留下龍鬚一根,化作龍泉一泓,以汨汨流泉賜給黎民解渴,至今泉水依然不斷,清甜可口,滋養著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的黎民。傳說,清康熙年間,松山觀附近有一條蛟精興風作浪,搞得百姓苦不堪言。一天,劉帝書從鴨塘鋪返家,走到離家一里之遙的楊家場,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雷電交加,途無人影,人們紛紛關門閉戶。劉帝書知道又是蛟精在作怪,只見他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詞,片刻功夫,雨停雲開,紅日當天。劉帝書回到家裡,晚上剛剛睡下,見一蛟龍張牙舞爪,猛撲過來,大有吞他而去之勢。劉帝書急忙作法,豈知那蛟龍是有備而來,道士使盡渾身解數,也未能斥退蛟龍。正在危急之時,忽見一老者騎鶴而來,口中喃喃有詞:“施主聖人也,為妖所困,不必擔心,聽我指點,要治此孽須請司空,可得平安。”之後飄然而去。道士跪下謝恩,不料用力過猛,陡然驚醒,方知是一夢。次日,劉帝書向族人說起此事,眾人受夠了蛟精的禍害,紛紛贊成。於是,大夥選定良辰吉日,焚起香燭,備好供品,鳴鑼開道,至南水陽升觀迎接司空張老真人神像入都治蛟,章醮七七四十九天,以儒、道、釋三家誦經奏文,符咒設幡,搭台唱戲。 法師作法,真人大顯威靈,將孽蛟制服於鐵篩之下,永世不得翻身。爾後,洞口紅漿滾滾,帶出龍骨,堆積如山,水流七七四十九天方盡。漿盡洞凹,方圓兩丈有餘,深不可測,故洞名“龍骨頭”。孽龍贖罪補過,留下龍鬚一根,化作龍泉一泓,以汨汨流泉賜給黎民解渴,至今依然泉水不斷。
於是,劉帝書增建前殿,以興旺香火。大門兩邊題有對聯:“松老常來仙鶴舞,山高只有白雲飛”。攸縣教諭徐祝年書贈匾額“三島樓台”。雍正甲辰(1724)年,劉帝書再次增建“玉皇樓閣”。至此,松山觀殿宇巍峨,法像輝煌。據載,當年道士念經之聲三里可聞,香火繚繞不斷。由於松山觀四周古松林立,翠竹遍地,四時花香,風景如畫,其地一山松茂盛,1771年被取名叫松山觀。2003年12月,經原攸縣縣委副書記劉伯福提議,將松山觀更名為攸西松山觀。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宗教界人士實行了團結、教育的方針,由劉榆清之子劉如剛住觀。但觀內兩邊耳房分給了連戶貧農居住。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松山觀作為四舊的典型首先受到衝擊,大批紅衛兵湧進觀內,觀堂被毀,神像被燒,昔日莊嚴肅靜之地一片狼籍。1968年,當時的盤塘大隊建大隊部缺少磚瓦,廣大貧下中農浩浩蕩蕩開進觀里,頃刻之間,松山觀前後大殿成為一片廢墟。不久,兩戶貧農也擇地建房,把兩邊的耳房拆得乾乾淨淨。高塘生產隊組織勞力,在松山觀地基上開荒,作為自留地分給社員。
1987年,高塘組的劉貽德,劉紅梅,周祝文等六位村民倡議重建松山觀,得到了四里八鄉民眾的大力支持。大家紛紛捐款捐物,投工投勞,先後投入250多萬元,相繼建成正殿、大雄寶殿、戲台和祭祠用房,組織了腰鼓隊,松山觀成為了集宗教、健身、文化活動於一體的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