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基礎與臨床

參與哮喘的細胞 哮喘的治療藥物 哮喘的免疫治療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精裝: 962頁
開本: 16開
ISBN: 7117077328
條形碼: 9787117077323
尺寸: 26.8 x 19.6 x 4 cm
重量: 1.7 Kg

內容簡介

支氣管哮喘在我國患者率成年人約為1.0%,兒童為1.5%。儘管患者率較西方國家為低,但患病人數達到1500萬人,多發生於中老年和兒童,給他們的健康帶來危害,給社會帶來很大負擔。
本書共有二十四章,涵蓋了哮喘的流行病學、各種靶細胞、效應細胞及介質在哮喘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哮喘的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各種動物哮喘模型的製作,哮喘的研究方法,不同類型哮喘的診治,中醫及心理關懷對哮喘的防治等。同時,在多數章節中均提及目前哮喘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最後,強調了哮喘的管理及教育方法在群防治中的作用。試圖使讀者對哮喘的基礎研究及防治研究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支氣管哮喘的流行病學
第一節 支氣管哮喘的流行病學調查
第二節 支氣管哮喘的發病危險因素
第三章 哮喘的免疫學基礎
第一節 變態反應和高反應性的概念
第二節 免疫球蛋白E
第三節 信號轉導
第四節 轉錄因子
第四章 參與哮喘的細胞
第一節 抗原提呈細胞
第二節 淋巴細胞
第三節 肥大細胞
第四節 嗜鹼粒細胞
第五節 嗜酸粒細胞
第六節 中性粒細胞
第七節 血管內皮細胞
第八節 氣道上皮細胞
第五章 參與哮喘的介質
第一節 組胺
第二節 白三烯
第三節 血小板活化因子
第四節 細胞因子
第五節 趨化因子和趨化因子受體與哮喘
第六節 生長因子
第七節 細胞黏附分子與哮喘
第八節 蛋白激酶
第九節 內皮素
第十節 一氧化氮
第六章 哮喘發病機制
第一節 哮喘遺傳
第二節 氣道炎症的發生髮展及其與臨床的關係
第三節 氣道高反應性
第四節 免疫學機制
第五節 β2受體的作用
第六節 間質和氣道成纖維細胞
第七節 氣道神經調節及膽鹼能神經
第八節 非腎上腺素非膽鹼能神經
第七章 哮喘的生理學和病理學
第一節 氣道平滑肌
第二節 血管通透性和血漿滲出
第三節 哮喘小氣道及肺組織的病理變化
第四節 哮喘的氣道重構
第八章 哮喘的動物模型
第一節 哮喘的小鼠模型
第二節 哮喘的大鼠模型
第三節 哮喘的豚鼠模型
第四節 哮喘的兔模型
第五節 哮喘的犬模型
第六節 哮喘的綿羊模型
第七節 哮喘的靈長類動物模型
第九章 哮喘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哮喘的過敏原特異性診斷
第二節 氣道反應性測定
第三節 肺通氣功能檢查
第四節 支氣管變應原激發試驗
第五節 支氣管鏡術在哮喘研究中的套用
第六節 痰液的誘導和檢測
第十章 哮喘的治療藥物
第一節 皮質醇激素
第二節 B受體激動劑
第三節 茶鹼
第四節 抗膽鹼能藥物
第五節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第六節 新型哮喘治療藥物的展望
第七節 炎症介質阻釋劑
第十一章 哮喘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鑑別診斷
第十二章 變應性鼻炎與哮喘
第十三章 職業性哮喘病
第十四章 難治性哮喘
第一節 難治性哮喘的定義、分型和發病情況
第二節 急性重症哮喘
第三節 不穩定性哮喘
第四節 慢性持續性哮喘
第五節 類似難治性哮喘的疾病
第十五章 危重型哮喘
第十六章 兒童哮喘嚴重發作的診斷和治療
第十七章 老年性哮喘
第十八章 不同人群及特殊類型哮喘
第一節 咳嗽變異性哮喘
第二節 伴胃食管反流的支氣管哮喘
第三節 運動性哮喘
第四節 妊娠與哮喘
第五節 阿司匹林哮喘
第十九章 哮喘的吸入療法
第一節 吸人療法治療哮喘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
第二節 吸人藥物在肺內沉積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常用平喘藥物吸人與全身藥物的藥效學對比
第四節 常用的吸人方法及其臨床套用
第五節 吸人裝置的臨床選用
第六節 常用於治療哮喘的吸人藥物
第七節 吸人療法臨床套用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
第二十章 哮喘的分級治療
第一節 非發作期哮喘的分級治療
第二節 哮喘急性發作期的分級治療
第二十一章 哮喘的免疫治療
第一節 特異性免疫治療
第二節 非特異性免疫治療
第三節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拮抗劑
第四節 抗IgE單抗
第二十二章 哮喘病人的心理治療
第一節 心理因素對哮喘的影響
第二節 哮喘對心理的影響
第三節 臨床心理表現
第四節 哮喘患者的心理治療
第二十三章 哮喘病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
第一節 病因病機
第二節 辨證施治
第三節 中醫治療哮喘的常用方劑
第四節 中西醫結合研究和治療
第五節 哮喘病治療相關植物藥的副作用
第二十四章 哮喘的管理
第一節 防治教育
第二節 支氣管哮喘的預防
第三節 藥物經濟學
第四節 哮喘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
中英文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