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阻索

攔阻索

攔阻索是用於吸收著陸(艦)飛機動能、縮短著陸(艦)滑行距離的裝置,美軍航母上備有4道攔阻索,第一道設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處,然後每隔14米設一道。攔阻索技術首先由英國發明使用,目前能獨立生產攔阻索的國家有:英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均是聯合國五常國家,只有法國不擁有此技術)。

基本信息

作用

螺鏇槳飛機和直式甲板航母時代,飛機著艦後必須在飛行甲板三分之二處停住,否則就會沖入前方停機區。在直式甲板航母上設有10-15道攔阻索和3-5道防沖網。而現代航母上的噴氣艦載機降落時並不關閉發動機,情況不好可以馬上復飛,所以攔阻索大大減少。美國海軍備有4道攔阻索,第一道設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處,然後每隔14cm設一道,由弓形彈簧張起,高出飛行甲板30-50cm。

原理

攔阻索攔阻索
攔阻的阻力產生裝置,當飛機接觸后里面將充滿蒸汽,最終使飛機停下來,攔阻索不是就是一根鐵索,最具有技術含量的是阻力產生裝置,當飛機接觸後飛機和拉彎的攔阻索形成三個力,這三個力的合力最終沿著飛機的飛行方向。
保持合力在飛機的飛行方向,假設飛機恰好拉住中點部分,那么攔阻索的兩邊拉出的長度應該是一樣的,而兩段的力也應該是一樣的,這種是最理想的方式。然而並不是說每次都能鉤住中點,如果鉤住靠左或者靠右幾米,那么攔阻索兩邊拉出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兩段的力也是不一樣的。則就是攔阻索的核心部分,即如何使得兩邊產生的力不同,最終使得飛機和兩段攔阻索上的力的合力保持不變。

試用

當艦載機降落時,尾鉤放下,其位置比起落架還低,著艦點在1、2道攔阻索之間為好,這就要求飛行員有很高的操縱技術。白天著艦的艦載機尾鉤掛住2、3道攔阻索的合計約占62-64%,尾鉤掛住第4道索的約為18%,尾鉤掛到第1道索的約為16%。在夜間尾鉤多掛住第3、4道索。如尾鉤未掛住攔阻索,著艦機必須拉起復飛,這在白天約為5%,夜間則高達12-15%。

舉例

美國航母MK-73型攔阻索緩衝器可使30噸重的艦載機以140節的速度著艦後滑跑91.5米停止。艦載機停下後,攔阻索自動復位,迎接下一架著艦機的到來。

建議

建議攔阻索平時是隱藏的,當飛機的後輪經過後在很短的時間內攔阻索自動彈起,這樣更容易被勾住。當然前提是先設一個自動偵測裝置,能準確判斷飛機的後輪經過了攔阻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