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缶操

擊缶操

擊缶操,類似體操,它既有富有動感的單人擊缶動作,也有類似交誼舞的團體配合,配套自創的擊缶音樂背景,以鼓點為節拍的節奏聲的體操。

背景

夫子廟國小獲贈奧運缶:2009年3月8日,1000個奧運缶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進行拍賣。現場400多家單位和個人展開激烈爭奪,在短短20分鐘時間內,第一包10個奧運缶拍出了70.6萬元的天價,折合每個缶7.06萬元。

夫子廟國小全體師生集資3萬元希望能拍到奧運缶,他們也派代表來到現場參與競拍。當天上午,蘇州一家企業以53萬元的價格獲得了一包10個奧運缶。年輕女負責人稱,將捐贈給南京夫子廟國小兩個奧運缶。3月20日,這家企業捐贈的 “奧運缶”到達南京,夫子廟國小全體師生舉行了隆重的“接缶儀式”,喜迎兩面珍貴的“奧運缶”。

由來

完全由教師們自創:古人以缶為樂器,亦作“ 擊缻 ”。敲擊瓦缶。古人或以缶為樂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曾經因競拍奧運缶,並因此而獲贈兩隻,全國唯一以“夫子”命名的南京夫子廟國小,一時間成為焦點。由該校全國首創的擊缶操,既有富有動感的單人擊缶動作,也有類似交誼舞的團體配合,令人眼前一亮。

優美的古曲音樂背景,擊缶所發出的“咚咚”聲作為體操的節奏,再加上這一套優美的擊缶操,竟然完全是由夫子廟國小的教師們自創。

音樂和體操總共是四易其稿,最終形成了現在富有特色的一項體育運動。一位老師告訴記者,2009年3月20日奧運缶來到夫子廟國小後,他們就開始醞釀自創一套擊缶操,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數次“更新換代”,最終在融合了奧運精神、體育精神以及夫子廟國小自身文化的前提下,形成了這套擊缶操。

“缶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樂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奧運缶又代表了體育運動的特殊意義,同時,夫子廟國小自身就有著濃濃的中國儒家文化和友愛思想的氛圍,擊缶操融合了這兩點。”夫子廟國小校長兼書記馮愛東女士告訴記者,學生們以跳擊缶操,行夫子禮,將體育元素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既傳承了夫子文化,又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何樂而不為。

不過,這套擊缶操是否會取代目前學校的廣播體操呢?校方表態,僅僅作為一項學校特色體育活動,不會取代廣播體操。

特色

擊缶操融入舞蹈動作:夫子廟國小學生表演擊缶操時,其中就融進了類似舞蹈的動作,其中以兩名學生為一組,撫掌轉圈。 還有一節操中,兩名學生為一組,前面一學生彎腰以腰部“扮演”缶,另一學生站立其後,雙手撫拍前者的腰部,伴隨著隆隆的鼓點聲,似是而非,極具現場“擊缶而歌”的效果。隨後,兩人交換位置,再一次重複這一場景,做到了角色互換,相互體驗。此外,還有兩名學生相對而立,四掌相對,隔空擊掌。

“這些都要相互配合得好,如果有一方沒有配合到位,那就做不起來,或者脫節,或者不協調。”夫子廟國小的袁副校長說,這套操的另一個特點是培養學生們團隊配合的精神,還有奉獻的精神。

“比如為對方作缶時,背部對著同伴,但腰要彎到位,位置要對準,不然,佇列就變亂了,後面的同學模擬擊缶時也不順暢。”袁副校長稱,這些細節也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而對於現在絕大部分為獨生子女的學生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記者現場隨機問了幾名學生,他們表示,既有做遊戲的感覺,又能運動身體,感覺不錯。

評價

小學生“擊缶操”賞心悅目:在南京夫子廟國小操場上,身著整齊校服的學生們開始跳起了自創的擊缶操,這一幕,也吸引了柵欄外不少到夫子廟遊玩的外地客人的目光。 伴隨著以悠揚的古典音樂作為背景,以鼓點為節拍的節奏聲,學生們時而彎腰,時而擊掌,時而合圍在一起,比劃著名動作,整齊劃一,十分賞心悅目。這套擊缶操,運動的動作舒展幅度和強度,與第八套廣播體操相當,但因其有特定的目的“擊缶”,而別具一番美感。比如,學生微蹲雙膝,雙手掌心向下,輪番下拍,模似擊缶的動作,顯得格外形象逼真,且獨具童趣。

而其中一節操的動作為脊背微躬,一隻手自胸前伸向斜上方,頗有從成人鞠躬迎客的“歡迎您”的姿態變化而來,而由小學生做出來,顯得既天真浪漫,又不失舉止文雅。“這套自創的體操動作,大氣流暢,一氣呵成,既具有藝術上的美感,又具有符合國小身體特質而進行鍛鍊的實際意義。”不少人觀看了小學生表演的擊缶操後表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