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篩鑼

這是古代中性成語,出自元·代詞人杜仁傑《耍孩兒·莊家不識構闌》曲。

基本信息

擂鼓篩鑼簡介:

【名稱】擂鼓篩鑼
【拼音】léi gǔ shāi luó
【解釋】擂鼓:急擊鼓。篩鑼:敲鑼。敲鑼打鼓。形容大聲吵鬧。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指虛張聲勢
【近義詞】篩鑼擂鼓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出處】元·杜仁傑《耍孩兒·莊家不識構闌》曲:“抬頭覷是個鐘樓模樣,往下覷卻是人鏇窩。見幾個婦女向台兒上坐,又不是迎神賽社,不住的擂鼓篩鑼。”
【事例】前門裡你出不去!那些大小妖精,都在門外搖旗吶喊,~,助著大王,與你徒弟廝殺哩。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九回

第二十九回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山 ------------------------ 卻說孫大聖同八戒、沙僧出城頭,覿面相迎,見那伙妖精都是些雜毛獅子:黃獅精在前引領,狻猊獅、摶象獅在左,白澤獅、伏狸獅在右,猱獅、雪獅在後,中間卻是一個九頭獅子。那青臉兒怪執一面錦銹團花寶幢,緊挨著九頭獅子,刁鑽古怪兒、古怪刁鑽兒打兩面紅旗,齊齊的都布在坎宮之地。八戒莽撞,走近前罵道:“偷寶貝的賊怪!你去那裡伙這幾個毛團來此怎的?”黃獅精切齒罵道:“潑狠禿廝!昨日三個敵我一個,我敗回去,讓你為人罷了;你怎么這般狠惡,燒了我的洞府,損了我的山場,傷了我的眷族!我和你冤仇深如大海!不要走!吃你老爺一鏟!”好八戒,舉鈀就迎。兩個才交手,還未見高低,那猱獅精輪一根鐵蒺藜,雪獅精使一條三楞簡,徑來奔打。八戒發一聲喊道:“來得好!”你看他橫衝直抵,斗在一處。這壁廂,沙和尚急掣降妖杖,近前相助,又見那狻猊精、白澤精與摶象、伏狸二精,一擁齊上。這裡孫大聖使金箍棒架住群精,狻猊使悶棍,白澤使銅錘,摶象使鋼槍,伏狸使鉞斧。那七個獅子精,這三個狠和尚,好殺:棍錘槍斧三楞簡,蒺藜骨朵四明鏟。七獅七器甚鋒芒,圍戰三僧齊吶喊。大聖金箍鐵棒凶,沙僧寶杖人間罕。八戒顛風騁勢雄,釘鈀幌亮光華慘。前遮後擋各施功,左架右迎都勇敢。城頭王子助威風,擂鼓篩鑼齊壯膽。投來搶去弄神通,殺得昏濛天地反”那一夥妖精,齊與大聖三人,戰經半日,不覺天晚。八戒口吐粘涎,看看腳軟,虛幌一鈀,敗下陣去,被那雪獅、猱獅二精喝道:“那裡走”看打!”呆子躲閃不及,被他照脊樑上打了一簡,睡在地下,只叫:“罷了!罷了!”兩個精把八戒采鬃拖尾,扛將去見那九頭獅子,報導:“祖爺,我等拿了一個來也。”說不了,沙僧行者也都戰敗。眾妖精一齊趕來,被行者拔一把毫毛,嚼碎噴將去,叫聲“變!”即變做百十個小行者,圍圍繞繞,將那白澤、狻猊、摶象、伏狸並金毛獅怪圍裹在中。沙僧行者卻又上前攢打。到晚,拿住狻猊、白澤,走了伏狸、摶象。金毛報知老妖,老怪見失了二獅,吩咐:“把豬八戒捆了,不可傷他性命。待他還我二獅,卻將八戒與他。他若無知,壞了我二獅,即將八戒殺了對命!”當晚群妖安歇城外不題。 卻說孫大聖把兩個獅子精抬近城邊,老王見了,即傳令開門,差二三十個校尉,拿繩扛出門,綁了獅精,扛入城裡。孫大聖收了法毛,同沙僧徑至城樓上,見了唐僧。唐僧道:“這場事甚是利害呀!悟能性命,不知有無?”行者道:“沒事!我們把這兩個妖精拿了,他那裡斷不敢傷。且將二精牢拴緊縛,待明早抵換八戒也。”三個小王子對行者叩頭道:“師父先前賭鬥,只見一身,及後佯輸而回,卻怎么就有百十位師身?及至拿住妖精,近城來還是一身,此是甚么法力?”行者笑道:“我身上有八萬四千毫毛,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百千萬億之變化,皆身外身之法也。”那王子一個個頂禮,即時擺上齋來,就在城樓上吃了。各垛口上都要燈籠旗幟,梆鈴鑼鼓,支更傳箭,放炮吶喊。 早又天明。老怪即喚黃獅精定計道:“汝等今日用心拿那行者、沙僧,等我暗自飛空上城,拿他那師父並那老王父子,先轉九曲盤桓洞,待你得勝回報。”黃獅領計,便引猱獅、雪獅、摶象、伏狸各執兵器到城處,滾風釀霧的索戰。這裡行者與沙僧跳出城頭,厲聲罵道:“賊潑怪!快將我師弟八戒送還我,饒你性命!不然,都教你粉骨碎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