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北京

來巴黎後,空閒的時間較多,就像想吃中國菜一樣,很想讀中國書。 一看標價八十四法郎,是國內售價的六倍,輕嘆一聲,又放下了。 其實,正如作家的文章未必都是上乘,專家學者寫起本專業以外的文章來,時有優秀的,至少別具一格的散文。

內容介紹

作為《北京乎――現代作家筆下的北京》(姜德明編,三聯書店,1992)的賡續、本書精選34位當代作家、學人言說北京的散文、隨筆42題。內分七輯,或談論北京整體風貌的歷史變遷,或述說局部區域的印象感受;或感嘆胡同、寺廟等人文景觀的日漸消逝,或描摹四合院、大雜院裡的日常生活;或憑弔不堪回首的飢餓記憶與文革往事,或縷述旅食京華的苦辣酸甜。是憶舊念往,也是感新說世,關乎一個城市的歷史與命運,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雲與滄桑。

作者介紹

北京乎/施康強
今年春天在北京的書店裡看到這本書,很喜歡。翻看目錄,上下兩冊書中收錄的文章,近一半是名家名文,如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俞平伯《陶然亭的雪》、郁達夫《故都的秋》、朱自清《潭柘寺與戒台寺》、梁實秋《北平的街道》等,見於各家的文集,為寒齋所藏。對我來說,買一部只有半部有用,書價又貴,猶豫半天,還是放棄。
來巴黎後,空閒的時間較多,就像想吃中國菜一樣,很想讀中國書。在王爺街的友豐書店重睹此書,如逢故人,又有買的衝動。一看標價八十四法郎,是國內售價的六倍,輕嘆一聲,又放下了。後來在友人家的書架上又和它打了個照面,蒙友人允借,急忙攜回寓所,仔仔細細,逐字逐句讀了兩遍,大慰客居寂寞和故國之思。
全書美不勝收。稍憾者,編者姜德明先生定的體例太嚴,只收現代作家的作品,“所以舉凡政治家、歷史學家或其他科學工作者所寫的關於北京的文章,雖然寫的不壞也不收”。因此我們讀不到顧頡剛寫京西妙峰山的文章、研究太平天國的謝興堯寫的《中山公園的茶座》。其實,正如作家的文章未必都是上乘,專家學者寫起本專業以外的文章來,時有優秀的,至少別具一格的散文。當年周作人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是把顧頡剛那篇奇長的《古史辨自序》也收進去的。……

作品目錄

小引
北京乎
撫摸北京
都市的表情
想像我居住的城市
第十二座雕像
半城宮牆半城樹
九門之緣
太平湖尋夢錄
前門外
護城河與二環路
一溜河沿
薊門煙樹·土城·海棠花溪
四合院“入門兒”
大雜院
磚塔胡同
九曲迴腸
寶鈔胡同
禮士胡同的槐花飄香
大雅寶胡同甲二號安魂祭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