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歌星

搖滾歌星

電影《搖滾歌星》2001年09月07日在美國上映,由蒂姆-布雷克-尼爾森執導,馬克-沃爾伯格等出演。 電影《搖滾歌星》是根據樂壇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講述因為受到搖滾始祖“鋼龍”樂隊的感染,主人公歐文斯自組了另一樂隊,專幫“鋼龍”的演唱會做間場,其後因和其他的組員不和而離開樂隊,怎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竟被收納為“鋼龍”最新的主音,最後更成為舉世皆知的搖滾王。

基本信息

出品公司

搖滾歌星搖滾歌星

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 USA)2001年出品

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

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

多米尼克-韋斯特(Dominic West)

蒂莫西-斯鮑爾(Timothy Spall)

主演

中文名搖滾歌星外文名RockStar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公司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公司製片地區美國導演蒂姆-布雷克-尼爾森編劇約翰·斯托克韋爾JohnStockwell製片人喬治·克魯尼GeorgeClooney類型音樂,喜劇片主演馬克-沃爾伯格,詹妮弗·安妮斯頓,多米尼克·威斯特,蒂莫西·斯波片長105分鐘上映時間2001年09月07日分級R對白語言英語色彩彩色imdb編碼tt0202470

劇情

十多歲的男孩子們大都做著同樣的美夢——加入他們夢寐以求的樂隊,成為一名搖滾歌星。他們渴望出人頭地,渴望被人羨慕。台上燈光迷亂,台下喝彩不斷,這是怎樣醉人的景致。哪個少年不曾在玻璃鏡前煞有介事地彈唱,夢想這一風光時刻的到來?

本片故事發生在80年代中期,即重金屬搖滾樂如日中天的日子。主人公克利斯·科爾茲是一名辦公用品銷售員,他從未放棄過自己成為歌星的夢想。紅極一時的SteelDragon樂隊是他嚮往、追逐的目標。克利斯和朋友們組成一支業餘樂隊BloodPollution,竭力模仿SteelDragon樂隊主唱鮑比·畢爾斯的外貌,包括他使用的染眉油、潤唇膏和乳頭吊環等等。他的執著與痴迷與日俱增,為此他經常和樂隊成員發生爭吵;隊友演奏時,樂曲稍有出入,他便大打出手。終於,大家再也無法忍受他那近乎偏執的熱情。畢竟,他們不想一味模仿、照搬,他們需要創新。克利斯被逐出了樂隊。

與此同時,SteelDragon樂隊正打算撤掉主唱鮑比·畢爾斯。正巧克利斯的兩位歌迷同鄉給SteelDragon樂隊看了BloodPollution的演出錄像,吉它手柯克·卡第看中了克立斯,決定約他面試。在女友艾米麗的協助下,克利斯大獲全勝,以精湛的表演一舉征服SteelDragon樂隊成員。至此,克立斯成為SteelDragon樂隊的主唱,為重金屬時代寫下輝煌的一筆。[1-3]

演職員表

導演:蒂姆-布雷克-尼爾森(StephenHerek)

作曲:特雷弗·拉賓TrevorRabin等

幕後花絮

事實上,影片講述的是重金屬時代的歷史,主人公克利斯的原型是來自俄亥俄州的辦公用品推銷員歐文斯。1996年,JudasPriest樂隊成員觀看歐文斯的表演錄像後將其接納,取代領唱羅伯哈爾福德的位置。不過,本片編劇約翰·斯托克威爾並未將故事安排在90年代中期,因為那時,僅有Metallica和OzzyOsbourne兩個重金屬樂隊倖存下來。《搖滾明星》展現的是重金屬音樂的頂峰時期,即1985年。雖然影片並未觸及JudasPriest樂隊,但片中虛構的SteelDragon樂隊與JudasPriest非常相似。與固守傳統的JudasPriest樂隊一樣,SteelDragon也是70年代未80年代初這段時期內最負盛名的重金屬樂隊之一。到80年代中期,儘管SteelDragon樂隊依然寶刀不老,但在BonJovi、Poison這樣一些演唱風格更為輕鬆、流行色彩更為濃厚的金屬樂隊的衝擊下只能勉力掙扎,竭力保住一席之地。到80年代未,整個重金屬流派已日落西山,風光不再。本片以西雅圖grunge流派的誕生暗示搖滾樂新時代的開始。本片導演史蒂芬·赫瑞克為了保持片中搖滾樂的逼真度,堅持儘可能少用職業演員並要求每一名演員都能出色地演奏角色們的樂器。扮演克利斯的馬克·沃爾伯格曾加盟熱門組合新街邊仔(NewKidsontheBlock),爾後獨立組建MarkyMarkandtheFunkyBunch樂隊,因此他對搖滾樂可說是駕輕就熟了。不過嚴格來說,新街邊仔並非重金屬樂隊,所以為了演好角色,沃爾伯格專門花了6個月時間進行風格演練。除沃爾伯格、弗萊明和韋斯特外,SteelDragon樂隊其它成員均由真正的樂手扮演,如頗負盛名的鼓手詹森·波納姆JasonBonham,低音樂器演奏家傑夫·皮爾森JeffPilson以及吉它手威澤德·扎克·威爾德wizardZakkWylde等。為了拍攝片中的演唱鏡頭,赫雷克曾率領這班人馬在洛杉磯舉行了一場貨真價實的演唱會。同樣,除沃爾伯格和蒂莫西·奧利芬特(扮演同克利斯打架的吉它手)外,BloodPollution樂隊也全部由樂手擔綱。沃爾伯格的優勢並不僅僅限於他的舞台經驗。在銀幕上,他不屬於那種機智精明的形象,那些意志堅強、魅力超凡的角色並不適合於他(如《決戰猩球》中的主人公),可是讓他飾演感情豐富、盲信盲從的昏蛋則再好不過了。而這正符合克利斯的性格,他輕而易舉地染上SteelDragon樂隊的種種惡習,如吸毒、亂交、無休無止地派對、住低級旅館等。

獲獎記錄

MotionPictureSoundEditors,USA2002BestSoundEditing-Music-MusicalFeatureFilm(提名)BrentBrooksMotionPictureSoundEditors,USA(GoldenReelAward)2002BestSoundEditing-Music-MusicalFeatureFilm(提名)RobertSchaper

影片評價

《搖滾歌星》是一部喜劇片,但它又與那種追逐笑料和滑稽場面的傳統喜劇有所不同。確切來說,它是一部輕微的諷刺劇:一方面以取笑重金屬音樂為能事,另一方面,則一本正經地承認其為一種音樂流派,認為它也曾擁有輝煌的時刻。結果,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略顯放縱狂野的世界,然而正因如此,它才讓我們倍感真實和親切。毫無疑問,《搖滾歌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另外一部同樣以音樂為題材的影片《成名在望》。兩部影片刻畫的都是一名閱歷欠深的青年歌迷,他們在人生道路上選擇了同樣的生涯。《成名在望》無疑做得更為出色,不過受導演卡梅隆·克勞懷舊情緒的影響,這部影片顯得有些過於嚴肅。《搖滾歌星》則沒什麼造作,沒出現什麼樂隊女神或音樂靈魂式的配角在那裡發一些晦澀玄妙的高論。總之,《搖滾歌星》出色地捕捉到一個特定的時代和環境,描述了搖滾樂史上一段極不尋常的時期——一段交織著輝煌與荒誕的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