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玉桴兮擊鼓鳴

援玉桴兮擊鼓鳴

《援玉桴兮擊鼓鳴》是屈原《九歌》中《國殤》的一篇。

楚辭選讀之國殤

題解:《國殤》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是追悼為國犧牲的戰士的祭歌。殤(shāng),有兩個意思:未成年的人夭折叫殤,在外而死也叫殤。國殤,指為國犧牲死於戰場的戰士。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注釋

1、操,拿著。吳戈,吳國造的戈,指好戈。被(pī),通“披”。犀甲,犀牛皮製成的甲。

2、錯,相交錯。轂,見精華區“特色欄目-古代漢語文選”中《老子》(選錄四章)“三十輻共一轂”注。這句是說兩方迫近展開混戰。

3、旌(jīng),用羽毛裝飾的旗子。“旌蔽日”、“敵若雲”,是說敵軍眾多。

4、交墜,交相墜落,指流矢在雙方的陣地上紛紛墜落。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5、凌,侵犯。躐(liè),踐踏。行(háng),行列。

6、殪(yì),死。右,指右驂。刃傷,為兵刃所傷。

7、霾,通“埋”。縶(zhí),絆。

8、援,拿過來。桴(fú),鼓槌。玉桴,用玉裝飾的桴。

9、天時,天象。墜,通“懟”(duì),恨。一本作“懟”。威靈,神靈。

10、嚴,悲壯地。殺盡,被殺盡。壄,古“野”字。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11、忽,遼闊渺茫的樣子。超遠,遙遠。

12、秦弓,秦國製造的弓,指好弓。

13、懲,參看《離騷》“豈余心之可懲”注。

14、以,通“已”。勇,指戰鬥的精神。武,武藝,指戰鬥的能力(參用蔣驥說)。

15、終,自始至終。

16、神以靈,精神由此靈顯。

17、鬼雄,鬼中的英雄。

韻部

甲、接,葉部。雲、先,文部。行、傷,陽部。馬、鼓、怒、壄,魚部。反、遠,元部。弓、懲、凌、雄,蒸部。 楚辭選讀之 國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