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員之死》[電影]

《推銷員之死》[電影]
《推銷員之死》[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英國電影《推銷員之死》1966年出演首播,導演是Alan Cooke,主演是Joss Ackland。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推銷員之死》 《推銷員之死》

阿瑟·密勒(1915—)美國劇作家。出生在紐約一個富裕的製造商家庭,父親在大蕭條時期破產。密勒1932年中學畢業後就外出謀生,在汽車零件倉庫乾過活。1934年入密執安大學,開始戲劇創作,並得過戲劇協會的獎。1944年,他的《鴻運高照的人》百老匯上演,未獲成功。他的成名作是1947年上演的《全是我的兒子》獲紐約劇評獎。此劇講一個不負責任的製造商把不及格的飛機零件賣給空軍,導至飛機失事,2飛行員(包括他的幼子)死亡,別人因此坐牢,他卻逃過了法律制裁。後來,他的兒子提出要娶弟弟的未婚妻,那個為他父親坐了牢的人的女兒,終於使他受到良心譴責,認識到那些喪命的飛行員“全是我的兒子”,於是自殺。1949年上演的《推銷員之死》是密勒的傑作,獲紐約劇評獎和普列策獎。1953年上演的歷史劇《煉獄》,影射當時麥卡錫主義對左翼人士的迫害。密勒本人在1950年曾受非美活動委員會傳訊並被判藐視國會罪。1958年才由最高法院撤銷這一罪名。他的其他劇作有《兩個星期一的回憶》,反映他本人早期在汽車零件倉庫工作的一些經歷;《橋頭眺望》反映義大利非法移民在美國的悲慘遭遇。密勒曾和好萊塢紅星瑪麗蓮·夢露結婚,為她寫過電影劇本《不合時宜的人》,1961年密勒和夢露離婚後,再娶奧地利籍攝影師英吉保麗·莫拉斯,這段經歷反映在劇作《墮落以後》中。另外,他還寫了《維希事件》《代價》《美國時鐘》及大量戲劇評論。密勒最愛寫人的負罪感和良心發現。他一貫反對純娛樂性的庸俗戲劇,提倡嚴肅戲劇。

劇情

A.米勒的代表作。兩幕劇。1949年首演。主人公威利·洛曼是個旅行推銷員,一生失意,老來潦倒不堪,只希望兒子能出人頭地。但大兒子比夫年過30,連一份正式工作也沒混上,二兒子哈比只會尋花問柳,也是個廢物。兩個兒子在母親激勵下終於鼓起勇氣想乾一番事業,於是跟父親約定晚上在小酒館會面,共商振興大計。而當天上午老威利竟被少東家辭了,晚上來到酒館一看,兩兄弟卻在喝悶酒,原來比夫向老同學借錢碰釘子,擬定的發財計畫已化為泡影。威利大失所望,氣得神志昏迷,比夫和哈比趁機挽著女友溜了。威利對自己、對兒子、對整個生活不再抱任何希望,出門故意撞車而死。

劇本揭示出美國的社會生活法則是“失敗者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威利沒有取得成功,因此只能走向毀滅。威利一向認為他應當有所成就,但他對社會和自身都不了解,他渴望得到已被文明社會剝奪了的人生歡樂,因此只能眼看著希望破滅。他還將自己未能實現的夢轉交給下一代,卻徒然給他們增加精神負擔,因為他不但不能指出成功的途徑,而且給他們一系列誤導和壞影響,結果兒子們成了無用的花花公子,下一代也沒救了。作品通過這兩代人的失敗,否定了人人都能成功的“美國神話”,在結構安排、時空處理、人物形象刻畫和內心複雜情感的描寫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場演出後連演742場。

評論

《推銷員之死》是一出典型的現代悲劇。它暴露了美國社會的某些弊病,粉碎了“人人可以成功”的神話。威利·洛曼是劇中的悲劇人物。他的悲劇在於死抱住錯誤的價值觀念不放,不能面對現實。他的一生在錯誤的夢想中度過,也為了一個錯誤的夢想而死。威利代表了他那個階層,因此他的悲劇也是一群抱著成功夢想的人的悲劇。正如他的名字Lowman所暗示,他是屬於社會的低層人物。威利一無所有,推銷員工資,只領佣金。他們推銷的只是別人的東西、他相信,人只要討人喜歡,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門就朝他敞開。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築在這樣的夢想之上。他對大衛·辛格曼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大衛推銷得非常成功。他不必離開旅館,一個電話就能成交,84歲去世時,有這么多買家和同行為他送葬。由於他總是生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把幻想當作現實,所以又常常說大話。他不顧自己推銷不受歡迎的事實,吹牛說自己在新英格蘭如何重要,說自己的銷售額如何高,他就這樣陷進自己的謊言中不能自拔。早年,他的哥哥本勸他去阿拉斯加發財,但他的妻子林達說,“你在華納公司不是幹得很好嗎?有希望成為股東啊。”結果他錯過了機會,連起初林達勸他求老闆給他在城裡的差使,他也只能拒絕,因為“他在新英格蘭很重要”,而事實卻是,老闆把他解僱了。對待大兒子比夫,他又拚命灌輸“只要討人喜歡,有魅力就能成功”的思想,至使比夫長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他還姑息比夫的偷竊傾向,造成了另一代人的悲劇。威利的盲目性使他妒忌鄰居查利的成功,拒絕查利給他提供的職業。他硬要比夫相信自己的魅力足以使舊老闆借一筆巨款給他開業。最後,當比夫聲淚俱下地幫助他正視現實的時候,他又誤認為比夫終於還是接受他的觀點,需要他,因而決定自殺,以便有一筆錢留給他。然而,威利的悲劇並不是全部由於自身性格的弱點造成的,一部份原因是美國社會本身的弊病。威利終於發現,他自己就象他分期付款購買的東西一樣,等你付清款後,東西便用盡或者壞了。他付清了最後一次房款,而他卻只好到墳墓里去安息了。在美國社會,人老了就象被吃光了肉的橘子一樣,皮被扔掉。然而,他為之犧牲的兩個兒子,卻是不值得他這樣乾的。比夫是劇中第二個重要角色,他是威利哲學的犧牲品,由於威利一向厚長薄幼,對比夫愛護有加,比夫便把父親作為偶像。威利相信比夫討教練喜歡,即使偷點東西也不成問題,後來為了向哥哥逞英雄,竟慫恿比夫兄弟去偷木頭。比夫就這樣按照父親的價值觀去做人,直到數學不及格,到波士頓找父親求助,發現了父親的隱私,才完全改變了他對父親的看法。由於父親不斷告訴他他如何重要,使他不能聽命於人,加上又有偷竊習慣,在外飄泊多年,不但一事無成,還進過監獄。他曾設法幫助父親丟掉幻想,正視父子兩人都是平庸之輩,只能從頭開始,但終未成功。但劇終時,他終於醒悟了。如果說,密勒對劇中人還寄託希望,那么希望是在比夫身上。哈比是個被父親忽略的兒子。在家裡,比夫的形象總是把他壓在下面。哈比長大後是個浪子,也很自私,竟把神經錯亂的老父扔在飯店裡,與妓女揚長而去。但哈比也是威利哲學的犧牲品,更可悲的是,直到劇終時他還相信自己會成功。林達是賢妻形象,但她不但沒有幫助威利回到現實,反而使威利在自己的幻想和盲目性中越陷越深。她對威利的死是有責任的,但他仿佛是密勒的代言人,喊出了許多人心中的呼聲,“必須關注這個人”,即人不能到老就象橘子皮似地被扔掉。本和查利都是為了證明威利哲學的謬誤而設的人物。本代表富有冒險精神又能殘酷地競爭的一類人。他17歲進入非洲叢林, 21歲走出來時成了富翁。他成功了。他的哲學是“和陌生人爭鬥切不可公平”。 查利是個現實主義者,他不相信個人的魅力。他的名言是:“J ·P ·摩根脫了衣服象個屠夫,但他帶上他的荷包時,他非常討人喜歡。”由於他的務實精神, 他在美國社會也獲得有限度的成功。他和他的兒子伯納德與威利父子完全相反。 此劇也使用了象徵手法,如叢林象徵人類社會;絲襪暗示威利對妻子的負罪感; 樹林著火象徵威利感到的生活壓力大到不能再承受;付清了貸款的房子象徵在美國社會裡人的價值觀念;威利自殺前深夜在那個陽光不足的後院種上蔬菜表示他 絕望之中拚命要給家人留下一點什麼;還有幕啟和幕將下時那笛聲,象徵威利那無法實現的夢幻。象徵手法的運用就象意識流在小說里的運用。在布景設計上, 屋內的牆都是透明的,現實的人物和已故的人物,過去情節和現實情節交替出現, 也象意識流一樣,只是表現已故人物及過去情節時,人物穿牆而過,不理會室內環境,而現實中的人物則從門裡出來。表現過去時,燈光變暗,人物的舉止顯出 年齡差異,服飾顯出時代差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