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封神演義》中西方教教主,是準提道人的師兄,其原型就是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稱為接引導師,這便是接引二字的由來,接引道人住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金身,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淨之所。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接引道人是天道聖人之一。其原型就是寶幢光王佛。寶幢光王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稱為釋迦摩尼如來的“接引導師”,這就是“接引”二字的由來。住在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金身,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淨之所。《封神演義》中多次受闡教門人之約,攻克封神之路上的阻攔。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誅仙陣;其後又與太上老君(老子)、元始天尊燃燈道人、陸壓道人以及闡教眾門人共破萬仙陣,並在萬仙陣中用乾坤袋收了截教通天教主的很多門人,渡他們到西方。

法寶

接引道人接引道人
十二品功德金蓮:端坐蓮台,無物可破,為西方教鎮教氣運之物。原為極品先天靈寶,後在封神中被蚊道人食去三品,變為九品蓮台,使其品質下降。

接引寶幢:後天功德至寶。

念珠:將龜靈聖母壓出原形。

盪魔杵:打人降魔,銳利無比,後天至寶。

舍利子。

拂塵(五色蓮花)。

蚊蟲。

乾坤袋。

有關記載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接引道人接引道人
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長老等又近前看時,橋邊有一扁,扁上有凌雲渡三字,原來是一根獨木橋。

三藏回頭,忽見那下溜中有一人撐一隻船來,叫道:“上渡!上渡!”長老大喜道:“徒弟,那裡有隻渡船兒來了。”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為南無寶幢光王佛。行者卻不題破,只管叫:“這裡來!撐攏來!”霎時撐近岸邊,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佛祖道:“我這船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孫大聖合掌稱謝道:“承盛意接引吾師。師父,上船去,他這船兒雖是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得翻。”長老還自驚疑,行者叉著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裡,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師父還抖衣服,垛鞋腳,抱怨行者。行者卻引沙僧八戒,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封神演義》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準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只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見: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閒極樂是西方。

話說老子與元始迎接接引、準提上了蘆蓬,打稽首,坐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