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系統

接地系統

接地網系統是接地網,是對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個金屬接地極和由導體將這些接地極相互連線組成一網狀結構的接地體的總稱。它廣泛套用在電力、建築、計算機,工礦企業、通訊等眾多行業之中,起著安全防護、禁止等作用。接地網有大有小,有的非常複雜龐大,也有的只由一個接地極構成,這是根據需要來設計的。 在水電站及變電站里由專門的地下接地體和房屋中鋼筋相焊成一個接地網,所有電氣設備外殼及變電器中性點接在這個網上,接地電阻大小要符合國家標準。一般有110千伏電壓級的水電站接地的電阻值為0.5歐姆,有35千伏電壓級的水電站接地電阻值為4歐姆。

基本信息

分類

按符號

接地系統分為IT、TT 、TN三種,其中 TN系統 又分為TN-S、TN-C-S、TN-C。

TN、TT和IT這三種接地系統文字元號的含義: 第一個字母說明電源的帶電導體與大地的關係,也即如何處理系統接地:

T:電源的一點(通常是中性線上的一點)與大地直接連線(T是“大地”一詞法文Terre的第一個字母)。

I:電源與大地隔離或電源的一點經高阻抗(例如1000Ω;)與大地連線(I是“隔離”一詞法文Isolation的第一個字母)。

第二個字母說明電氣裝置的外露導電部分與大地的關係,也即如何處理保護接地。

T:外露導電部分直接接大地,它與電源的接地無聯繫。

N:外露導電部分通過與接地的電源中性點的連線而接地(N是“中性點”一詞法文Neutre的第一個字母)。

IEC標準將T N系統按N線和PE線的不同組合又分為三種類型:

TN-C系統:在全系統內N線和PE線是合一的(C是“合一”一詞法文Combine的第一個字母)。注意,此處

的全系統是從電源配電盤出線處算起。下同。

TN-S系統:在全系統內N線和PE線是分開的(S是“分開”一詞法文Separe的第一個字母)。

TN-C-S系統:在全系統內,通常僅在低壓電氣裝置電源進線點前N線和PE線是合一的,電源進線點後即分

為兩根線。

按用途

通常我們將接地分為:

1、工作接地

2、系統接地

3、防雷接地

4、保護接地

相關資料

綜合布線系統作為建築智慧型化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其接地系統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綜合布線系統的運行質量,故而顯得尤為重要。這裡我們將詳細介紹綜合布線系統接地的結構及設計要求,並提出在接地設計中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根據商業建築物接地和接線要求的規定:綜合布線系統接地的結構包括接地線、接地母線(層接地端子)、接地幹線、主接地母線(總接地端子)、接地引入線、接地體六部分,在進行系統接地的設計時,可按上述6個要素分層次地進行設計。

1.接地線

接地線是指綜合布線系統各種設備與接地母線之間的連線。所有接地線均為銅質絕緣導線,其截面應不小於4mm2。當綜合布線系統採用禁止電纜布線時,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電纜禁止層作為接地線連至每層的配線櫃。若綜合布線的電纜採用穿鋼管或金屬線糟敷設時,鋼管或金屬線糟應保持連續的電氣連線,並應在兩端具有良好的接地。

2.接地母線(層接地端子)

接地母線是水平布線於系統接地線的公用中心連線點。每一層的樓層配線櫃均應與本樓層接地母線相焊接與接地母線同一配線間的所有綜合布線用的金屬架及接地幹線均應與該接地母線相焊接。接地母線均應為銅母線,其最的小尺寸應為6mm厚×50mm寬,長度視工程實際需要來確定。接地母線應儘量採用電鍍錫以減小接觸電阻,如不是電鍍,則在將導線固定到母線之前,須對母線進行清理。

3.接地幹線

接地幹線是由總接地母線引出,連線所有接地母線的接地導線。在進行接地幹線的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築物的結構形式,建築物的大小以及綜合布線的路由與空間配置,並與綜合布線電纜幹線的敷設相協調。接地幹線應安裝在不受物理和機械損傷的保護處,建築物內的水管及金屬電纜禁止層不能作為接地幹線使用。當建築物中使用兩個或多個垂直接地幹線時,垂直接地幹線之間每隔三層及頂層需用與接地幹線等截面的絕緣導線相焊接。接地幹線應為絕緣銅芯導線,最小截面應不小於16mm2。當在接地幹線上,其接地電位差大於1Vrm@S(有效值)時,樓層配線間應單獨用接地幹線接至主接地母線。

4.主接地母線(總接地端子)

一般情況下,每棟建築物有一個主接地母線。主接地母線作為綜合布線接地系統中接地幹線及設備接地線的轉接點,其理想位置宜設於外線引入間或建築配線間。主接地母線應布置在直線路徑上,同時考慮從保護器到主接地母線的焊接導線不宣過長。接地引入線、接地幹線、直流配電屏接地線、外線引入間的所有接地線,以及與主接地母線同一配線間的所有綜合布線用的金屬架均應與主接地母線良好焊接。當外線引入電纜配有禁止或穿金屬保護管時,此禁止和金屬管也應焊接至主接地母線。主接地母線應採用銅母線,其最小截面尺寸為6mm厚X100mm寬,長度可視工程實際需要而定。和接地母線相同,主接地母線也應儘量採用電鍍錫以減小接觸電阻。如不是電鍍,則主接地母線在固定到導線前必須進行清理。

5.接地引入線

接地引入線指主接地母線與接地體之間的連線線,宜採用40mm寬×4mm厚或50mm×5mm的鍍鋅扁鋼。接地引入線應作絕緣防腐處理,在其出土部位應有防機械損傷措施,且不宜與暖氣管道同溝布放。

6.接地體

接地體分自然接地體和人工接地體兩種。當綜合布線採用單獨接地系統時,接地體一般採用人工接地體,並應滿足以下條件:

(1)距離工頻低壓交流供電系統的接地體不宣小於10m。

(2)距離建築物防雷系統的接地體不應小於2m。

(3)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0Ω。

當綜合布線採用聯合接地系統時,接地體一般利用建築物基礎內鋼筋網作為自然接地體,其接地電阻應小於1Ω。在實際套用中通常採用聯合接地系統,這是因為與前者相比,聯合接地方式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優點:

(1)當建築物遭受雷擊時,樓層內各點電位分布比較均勻,工作人員及設備的安全能得到較好的保障。同時,大樓的框架結構對中波電磁場能提供10~40dB的禁止效果。

(2)容易獲得較小的接地電阻。

(3)可以節約金屬材料,占地少。

設計圖紙(案例)

接地系統接地系統

某單位接地網設計圖紙

注意問題

1.綜合市線系統採用禁止措施時,所有禁止層應保持連續性,並應注意保證導線間相對位置不變。禁止層的配線設備(FD或BD)端應接地,用戶(終端設備)端視具體情況直接地,兩端的接地:應儘量連線至同一接地體。當接地系統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地體時,其接地電位差應不大於1Vr.m.S(有效值)。

2.當電纜從建築物外面進入建築物內部容易受到雷擊,電源碰地,電源感應電勢或地電勢上浮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時,必須採用保護器。

3.當線路處於以下任何一種危險環境中時,應對其進行過壓過流保護:

(1)雷擊引起的危險影響。

(2)工作電壓超過250V的電源線路碰地;

(3)地電勢上升到250V以上而引起的電源故障;

(4)交流50HZ感應電壓超過250V。

4.綜合布線系統的過壓保護宜選用氣體放電管保護器。因為氣體放電管保護器的陶瓷外殼內密封有兩個電極,其間有放電間隙,並充有惰性氣體。當兩個電極之間的電位差超過250V交流電壓或700V雷電浪涌電壓時,氣體放電管開始出現電弧,為導體和地電極之間提供了一條導電通路。

5.綜合布線系統的過流保護宜選用能夠自復的保護器。由於電纜上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電壓,如果連線設備為其提供了對地的低阻通路,則不足以使過壓保護器動作,而其產生的電流卻可能損壞設備或引起著火。例:20V電力線可能不足以使過壓保護器放電,但有可能產生大電流進入設備內部造成破壞,因此在採用過壓保護的同時必須採用過流保護。要求採用能自復的過流保護器,主要是為了方便維護。

接地系統接地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