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

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system with non-effectively earthed neutral),中性點不接地、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和中性點經高阻抗接地統稱為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通常本系統的零序電抗與正序電抗的比值大於3,X0/X1> 3,零序電阻與正序電抗的比值大於1,R0/X1>1.

定義

由於在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中,發生短路故障時,系統電流迴路無法構成,故障電流很小,因此,本系統也可稱為小接地電流系統(有時也稱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

優缺點

優點:由於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接地時,故障電流很小,而且三相之間的線電壓仍然保持對稱,對負荷的供電沒有影響。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允許系統繼續運行1-2個小時。保證了供電的可靠性、設備和人身的安全。

缺點:當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時,其它兩相的線電壓升高原來的√3倍。對絕緣要求要高些。經濟性較差。另外,選線問題也是非直接接地系統所經常研究的課題。

消弧線圈接地

當中性點不接地發生接地故障,如果故障電流比較大,就會在接地點燃起電弧,引起弧光過電壓,從而使非故障相對地電壓進一步升高,使絕緣遭到破壞,形成兩點或多點接地短路,造成停電事故。特別是當環境有可燃氣體時,接地點的電弧有可能爆炸。通常,我們利用中性點經過消弧線圈接地,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工程上多採用過補償方式。使得系統電流呈感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