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者

探奇者

4.《狀元彭浚詠金庭書法》“為問探奇者,曾逢石髓無”。 為問探奇者,曾逢石髓無。 石徑幽無際,金庭永不扃。

基本解釋:

探奇者探奇者
探奇者

漢字拼音:tànqízhě

(1).熱愛尋找奇景的人。
(2).指探索奇聞、新鮮事的人。

古文出處:

探奇者探奇者
1.《隰州志》“探奇者窮數日之力,莫測其遠近也”。

2.《隨緣集(四卷)》【清靈耀著】“其誰是此梅抱獨拔之奇,而世則終無聞見矣,予是用一言,以告夫來之探奇者,使知吾鄉泗水之有梅,蓋天所獨厚。”

3.《龍游石窟》“入窟儘是探奇者,出窟全變猜謎人”。

4.《狀元彭浚詠金庭書法》“為問探奇者,曾逢石髓無”。


詞語典源:

探奇者探奇者
嵊州《剡錄》云:“金庭館在剡金庭山,是為崇妙洞天,金庭福地。”剡中山水奇麗,當以金庭洞天為最,谷抱山闕,雲重煙巒,回互萬變,清和一氣!為王羲之晚年生息卒葬之地。定格在59歲人生和經典傳奇蘭亭序中,引得詩人墨客尋幽問道,千年不息!王羲之被尊為金庭始祖。

在對王羲之的研究中,彭浚詠金庭詩書法原作,可謂詩詞優美,書法峻秀,深具二王氣象!對景寫情,無不絲絲入扣,非親身遊歷學問深者不能為之。經認定,此原作為歷代詠金庭詩詞中最古老且唯一傳世作品,彌足珍貴。呈錄如下:
東峰撥雲盡,萬象劃然殊。
地軸連離墨,仙宅悶蕊珠。
微明天有漏,大巧谷非愚。
為問探奇者,曾逢石髓無。
石徑幽無際,金庭永不扃。
丹床猶偃月,仙掌故捫星。
駕羽探雲笈,燃犀遁水靈。
如聞淙響外,歷歷演黃庭。
人物簡介:彭浚(1769~1833),清湖南衡山縣沱字十五區王子塘(今衡東縣珍珠鄉黃梓塘村)人。曾就讀嶽麓書院,嘉慶十年(1805)中狀元,任翰林院修撰、實錄館纂修,歷任文淵閣校理、鹹安宮總裁、內閣侍讀學士等清貴之職,成了當時文壇上第一位領袖人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