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墓

基本信息

探墓
探墓文字

名稱:探墓
英文名:Searches the grave
地理位置:東經89o55'22",北緯40o29'55"處
面積:未知

景點簡介所謂的:‘探墓’就是眾多愛好探險朋友們所指的----古時古人的墓地。興趣和大家所希望從中得到什麼我不需在此詳解,我所要講的是:我所知道的其中一個地方。當然,如果說還有朋友認為這並不能盡興的話,我還可以告訴大家很多(當然是所處的地點比較隱秘不被外人知外,更多的是,當地的風俗和所處的地方在少數民族地區,須要有人帶隊才行。)。現在我就介紹一個大家都聽說,但很少有人去過的地方----樓蘭古墓祝大家能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樓蘭古國(當然,,,,說不定運氣好的話,,,,你會有機會發現樓蘭古屍。樓蘭位於東徑89°22′22″,北緯40°29′55″,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樓蘭古城與附近城鎮的直線距離為:西北距庫爾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公里。古城現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略呈正方形,邊長約330米,用泥土、蘆葦、樹枝相間修築的城牆任依稀可辨。一條大致西北東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貫城中,將古城分成東北、西南兩區。乘東則是羅布泊/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群中。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見諸文字的古樓蘭王國,在絲綢之路上作為中國、波斯、印度、敘利亞和羅馬帝國之間的中轉貿易站,當時曾是世界上最開放、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卻一夜之間在中國史冊上神秘消失了,眾多遺民也同時"失蹤"。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多年來這一直是個難解之謎。 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大批珍貴文物,還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屍,立即在國內外引起轟動,這具女屍出土於樓蘭遺址,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時代最早、保存較好的女屍。樓蘭是中國西域古絲綢之路上一個強悍的小國。早在許多年前就存在,一度十分繁榮。可是在公元3世紀後,樓蘭國卻神秘地消失了,樓蘭王國的興亡和它邊上的羅布泊一起,成了一個巨大的謎。1988年10月2日,中國和日本組織了一支聯合探險隊,到達沙漠之中的樓蘭遺址,目的是解開這個在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國之謎。探險隊從敦煌啟程,進入沙漠,在沙漠中發現了佛塔和房舍的殘跡。遭受風沙侵蝕的佛塔、房舍、牆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星空中展現了往昔的容貌。在此,探險隊對樓蘭消失之謎獲得了一些初步的線索。樓蘭總共有12個村,幾萬人左右,在部落首領領導下,平安快樂地生活著。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發生了一次瘟疫,許多樓蘭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於難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遷移到米蘭。從此以後樓蘭國便消失了。這僅是實際的考察,真正的樓蘭消失之因,仍是一個謎。有很多探險隊在樓蘭古城及羅布泊地區發掘出的文物其價值之大震驚世界,其數量之豐富難以數計。除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木器、陶器、銅器、玻璃製品、古錢幣等等,文物品種極其繁多。其中以晉代手抄《戰國策》和漢錦最為珍貴。這份手抄字紙,僅僅比蔡倫105年發明紙晚一二百年,比歐洲人最古的字紙要早六七百年。發掘出的漢錦,色彩絢麗,相當精緻。有的繡有“韓仁繡文丸(紈)者子孫無極(即子孫滿堂)”。有的繡“延年益壽”、“昌樂光明”或“延年益壽宜子孫”。製作年代在1--2世紀。另一重大發掘收穫是發現了當年任西晉西域長史的李柏給焉耆王的信件,即所謂“李柏文書”,根據李柏文書而發現了“海頭”故城,這為研究後期樓蘭帶走了大量古文物,撰寫發表了一系列研究羅布泊古樓蘭的專著,交口讚譽說樓蘭是一個埋藏在“沙漠中的寶地”,是歷史遺落下來的“博物館”,“東方的龐貝城”。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內部景觀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圖片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歷史人物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民間傳說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詩詞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開放時間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門票及優惠措施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最佳旅遊時間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交通指南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遊覽線路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飲食住宿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聯繫方式13824733184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