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者反坦克飛彈

掠奪者反坦克飛彈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發射後自尋的(即發射後不管)並具備直接攻擊和頂部攻擊(OTA)兩種攻擊方式的飛彈,能夠從各個角度攻擊正在服役的俄T-80坦克和90坦克,還可以摧毀鋼筋混凝土之類的掩體。

基本信息

飛彈簡介

飛彈出筒後從側前方拍攝的“掠奪者”飛彈飛彈出筒後從側前方拍攝的“掠奪者”飛彈

掠奪者反坦克飛彈(Predator)近程突擊武器是一種單兵攜帶型“發射後不管”反坦克飛彈系統,武器系統全重僅為9.8千克(21.6磅),專門設計用於對付當前及未來披掛有主動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該反坦克飛彈採用頂部掠飛攻擊,在目標頂部向下起爆爆炸成形彈丸戰鬥部。“掠奪者”飛彈利用雷射和磁場來感知目標中心,攻擊目標的易損頂部。

掠奪者反坦克飛彈武器系統已經進行了10多年的研究工作,但沒有採用真正獨特的技術。儘管“掠奪者”將現有技術融入了重量不超過9.8千克的武器系統中,但仍具有對付坦克的能力。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洛拉航空公司開始研製射程600m的“掠奪者”(Predator)飛彈。各國研製這類飛彈的目的是用價格便宜的輕型飛彈代替無控的單兵攜帶型反坦克火箭。

武器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和便於單兵攜帶等特點,特別是具有低煙、低噪聲、低後坐的“軟發射”能力,可以在有限空間(3.65×4.57×2.13m3)內發射,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城區作戰武器。

彈體結構

飛彈採用尾翼式氣動布局。頭部為卵形,彈體為圓柱形,尾部稍稍收斂,並且裝有四片可以摺疊的尾翼和電磁閥操縱的燃氣噴射反應系統。彈體從頭到尾依次為導引頭、戰鬥部、控制艙、起飛發動機、續航發動機等艙段組成。最前端的導引頭內裝有目標探頭和雷射器,後面是圓柱形戰鬥部,戰鬥部後邊的控制艙內裝有慣性測量感測器、自動駕駛儀和制導程式處理器。為了改善全彈的氣動外形,後面的發動機艙收斂為圓錐體外形,前面大後面小,裝有起飛發動機和續航發動機。飛彈的最後是四片可摺疊的尾翼和電磁閥操縱的燃氣噴射反應系統。

動力裝置

動力裝置為二台固體燃料發動機,由轉包商阿利安特技術系統提供,產生的火焰被控制在最低水平,安全性能好。起飛發動機工作時間為40ms,採用“軟發射”方式,將飛彈以比較低的初速(34.8m/s)推出發射筒。即使在有限空間內發射,也不至於造成過強的噪音和過大的增壓,給射手帶來危險。飛彈在發射筒外飛行約5m後,續航發動機點火,飛彈飛出125m時,發動機停止工作,飛彈獲得300m/s的最大飛行速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