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牛頭賣馬肉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 “掛羊頭賣狗肉”其根本的內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詐欺騙。

釋義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
近義詞 懸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
反義詞 名副其實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一》: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勿服。”逾月,而國人莫之服。
譯文:齊靈公喜歡婦女穿扮男人服飾,全國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裝。靈公派官吏禁止她們,並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飾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斷她的衣帶。”雖然人們都紛紛埋怨責怪被撕破衣服,扯斷衣帶但還是不能禁止。晏子進見時,靈公問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飾,撕破她們的衣服,扯斷她們的衣帶,都紛紛埋怨但還是止不住。為什麼啊?”晏子回答說:“您讓宮內婦女穿扮男人服飾,卻在宮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門口掛牛頭卻在裡面賣馬肉,您為什麼不讓宮內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飾,那么外面也就沒有人敢了。”靈公說:“好。”令宮內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飾,過了一個月,全國就沒有女穿扮男人服飾了。
掛羊頭賣狗肉”其根本的內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詐欺騙。首先把它炒得紅紅火火的當然是商貿戰線。表里不符,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權益達到創效益的真正目的。嚴格地說起來 ,一些包裝大師們,廣告商們無形之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通過一段時間的“消費者權益日”大張旗鼓地打假活動,看起來“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也許收斂了一些。但是,君不見“掛羊頭賣狗肉”流毒中深,禍及池漁。如今早已滲透到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等眾多領域。比如:“掛”著考察引進的“羊頭”,“賣”的是公費旅遊,撈美鈔,泡洋妞的“狗肉”;“掛”的是改革開放、觀念更新的“羊頭”,“賣”的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利已主義的“狗肉”;機構改革,最佳化組合,便是以人劃線,任人為親,排除異已;精減機構,分流人員,便是以“我”為中心的大改組,大排隊。瞧你不順眼,“拆廟送菩薩”,那招牌是紅光閃閃,一切為了穩定大局,一切為了改革……實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掛羊頭賣狗肉”始見於《晏子春秋、內雜篇幅下》“靈公好婦人”;“君主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給馬脯於內也”其後,《後漢書,百官志三》“尚書……令史”條例附劉昭註:“懸牛頭,賣馬脯,盜跖行,孔子語”。這裡雖說不是“掛羊頭賣狗肉”,但那意思已經很清楚了:掛牛頭賣馬肉者,即:說的是孔子的話,乾的是強盜柳跖的勾當。
主旨是:任何事情都應當以身作則,才能保證政策的有效實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