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手捏腳

捏手捏腳

成語解釋: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

【典故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捏腳捏手(niējiǎoniēshǒu)

古人古人

【使用頻度】有時使用
【產生年代】古代
【語法結構】聯合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解釋】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
【英文解釋】walkontiptoe<walkwithlightsteps>
【典故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
【語法用法】作謂語、狀語;指走路小心
【同義語近義詞】捏手捏腳躡手躡腳
【相關成語】捏手捏腳擠手捏腳

成語接龍

東扭西捏扭扭捏捏手急眼快手無寸刃手不停毫手不釋卷手眼通天手揮目送手下留情手到擒來手忙腳亂手無寸鐵守先待後首屈一指首足異處守口如瓶首尾兩端守土有責首尾共濟守道安貧守望相助 首尾相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