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鹿車

挽鹿車

典故寓意 後漢鮑宣從妻父學,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妝奩甚盛。宣謂妻:"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其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見《後漢書.列女傳.鮑宣妻》。後因以"挽鹿車"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

詞語解釋

挽鹿車 挽鹿車

勃海人鮑宣的妻子姓桓,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驚訝於鮑宣能守清苦,所以把女兒嫁給他,並送了他許多嫁妝。wǎn lù chē

鮑宣不高興,對少君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於穿好衣服、佩戴美飾,可是我家很貧窮,恐怕我們不合適。” 少君說:“我父親因為先生修德守約,故讓我來為你侍巾持櫛。既然奉承先生,當唯命是從。” 鮑宣笑著說:“這才是我的志向。”妻子於是脫去身上的服飾,換上了一身粗布衣裳,和鮑宣一起拉著鹿車來到鄉里(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拜謝了鮑家的長輩,提著瓮出去打水,做新媳婦應該做的,為鄉邦稱讚。

“共挽鹿車”中鹿車指古代的一種小車,稱讚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