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和挪用資金犯罪判解

挪用公款罪案例 一、挪用公款罪主體的認定 二、挪用公款罪主觀方面的認定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327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2173132
條形碼: 9787802173132
尺寸: 21 x 14.8 x 1.2 cm
重量: 200 g

作者簡介

熊選國,男,漢族,湖南省澧縣人,法學博士,1964年12月出生,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 1991年分配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後,主要從事刑事司法解釋起草和刑事審判工作,歷任最高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審判員、研究室副主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並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湘潭大學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法官學院兼職教授。著有《刑法中行為論》,主編《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釋義》、《假冒偽劣犯罪判解》,副主編《中國刑法原理(總論卷)、(各論卷)》、《刑事訴訟法的修改與完善》、《刑法的修改與完善》。

內容簡介

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對此,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解釋》(以下簡稱《立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套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二》)、《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綱要》)等作了規定。

目錄

關於挪用公款和挪用資金犯罪的法律適用問題
挪用公款罪案例
一、挪用公款罪主體的認定
村黨支部書記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土地征服補償費歸個人使用的行為如何處理——丁學昌挪用公款案
二、挪用公款罪主觀方面的認定
刑法修訂後審理的實施於刑法修訂前的挪用公款不退還的案件如何處理——陳超龍挪用公款案
如何通過客觀行為判斷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正確區分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梁某挪用公款、張某挪用公款、盜竊案
如何認定挪用公款罪主觀故意的具體內容——孫宏斌挪用公款案
隱瞞挪用公款的去向,有能力歸還而拒不歸還的如何處理——尚桂平挪用公款案
將公款置於自己控制之下,有能力歸還而拒不歸還的如何處理——陳新貪污、挪用公款案
挪用公款用於數股敗露後,低價拋售股票予以隱匿,並攜款潛逃的行為如何處理——張育平貪污、挪用公款案
攜帶部分挪用款項潛逃的挪用公款案件如何處理——梁敏挪用公款、貪污案
三、挪用公款罪客觀方面的認定
利用上級機關臨時所授之權的便利,能否認定為挪用公款罪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唐明受賄、挪用公款案
挪用下級單位公款給個人使用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萬國英受賄、挪用公款、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
……
四、挪用公款罪與非罪的界限
五、挪用公款罪的共犯的認定
挪用資金罪案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