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戲劇家易卜生逝世

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在1828年逝世,享年78歲。

1828年5月23日 挪威戲劇家易卜生逝世
1828年3月20日,在挪威東南海岸僅有2000人的希恩小城,誕生了一位未來的戲劇大師――亨利·易卜生。
易卜生出生在一個富商家庭,但後來家道中落。他從15歲起,就獨自出外謀生,這使他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艱苦和世態的炎涼。後來,易卜生愛上了藝術,學起了臨摹繪畫。1848年,他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浪潮的激勵下,開始從事劇本創作。
易卜生一生寫過20多部劇本,大都充滿了揭露黑暗、維護真理、批判權貴、保護民眾利益的鬥爭精神。易卜生20歲的時候,正是歐洲各地爆發革命鬥爭和挪威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他參加了當時首都的學生示威運動和工人運動,並擔任工人報刊的編輯。後來,報館被查封,易卜生險些被捕。易卜生的早期創作正是和這些他親自參加的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鬥爭相聯繫的。這一時期,他寫的浪漫主義劇本,多半取材於斯堪的納維亞的歷史、古詩、民歌和英雄傳記等。他以借古喻今的手法,激發挪威人民的愛國情緒,維護挪威民族的權利。他曾寫過一首長詩《醒醒吧,斯堪的納維亞人》,號召挪威、瑞典、丹麥三國人民面對當時的侵略聯合起來,抵禦外侮。他一貫反對導致戰爭的領土擴張主義政策,充滿著愛國主義精神。但是,由於在國內常常得不到創作的自由,他對挪威資產階級的政策和現實生活感到失望。
1864年易卜生毅然離開祖國,在義大利和德國僑居了27年。1866年他在羅馬創作了詩劇《布朗德》,使他在歐洲文壇上一舉成名,接著又寫了同類著名詩劇《培爾·金特》。這兩部詩劇用象徵的手法描寫了個人與資產階級之間的衝突,觸及了一些實際政治問題。
19世紀70年代,歐洲革命鬥爭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普法戰爭、巴黎公社等事件更加強了易卜生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反抗情緒。他以對社會的細緻觀察和深刻分析,創作了十多部“社會問題”劇,使他的創作進入了全盛時期。《玩偶之家》就是易卜生“社會問題”劇的代表作。易卜生在“社會問題”劇里描寫的主要角色是律師、醫生、記者、公務員、教士、藝術家和家庭婦女等社會一般成員。易卜生用犀利的筆鋒,通過這些角色,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社會道德的墮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虛偽和資產階級民主的破產。易卜生描寫的雖然是挪威的一般情況,他的劇作卻觸到了整個西歐資產階級社會的痛處。
易卜生以他在藝術上大膽創新的精神和維護真理、不同統治階層妥協的鬥爭意志,為世界近代戲劇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藝術創作,不僅在當時,而且在今天都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在挪威,人們把這位世界知名的戲劇大師稱為“挪威民族的驕傲”。
1906年5月23日,易卜生不幸病逝,終年7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