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行情

"有時股票不具備向上漲升的估值空間


主力機構想要發動一輪上漲行情,但由於技術面基本面等諸多原因,該股票的上漲空間有限,中間的差價太小,主力機構就利用自己手中的資金優勢先把股價打壓下去,待到該股票距離可操作的目標價位有足夠價格空間時,再發動一輪上漲行情,從中獲利.從K線圖上看在上漲之前先下跌就像是挖了一個大坑似的.
有時股票不具備向上漲升的估值空間,也可以先向下打壓股價,再向上拉升到打壓前的價格位置從中獲利。
每一輪行情突如其來,先前有主力駐紮其中控盤良好的股票往往率先發力,借大盤熱烈氛圍急速拉升,成為一輪行情的先鋒。去年9月初筆者分析籌碼的時候舉過一個例子就是當時的南寧糖業,主力一直縮量洗盤,任憑大盤創新低,其股價始終橫走,直至9.14行情爆發時候連續三個漲停板。再如本輪反彈行情的中信證券,還有冠農股份。由於冠農股份在今年5月時本人就已經分析過,有明顯的主力控籌特徵。但是最佳的買點卻在其最後一次縮量小幅挖坑的時刻。這就涉及到如何識別挖坑洗盤結束的信號。首先主力資金要壓低成本吸貨,通過拉高翻出箱底然後橫盤再拉出上箱頂,這時股價在箱體內震盪,給箱底抄底盤讓利的同時,主力收回籌碼,通常在上箱完成建倉。在沒有完成建倉時候,上箱頂有量,下箱體無量,這時上下震盪形成小尖底,這樣上下快速震盪,散戶極容易丟掉籌碼。主力完成建倉後,通常會在拉升前做一次最後的清洗,而這次卻是小圓底,因為浮籌已經清洗得差不多。這裡要注意的一個關鍵是,底部是逐步抬高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