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司街社區

基本概況

按察司街社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老城區,居委會成立於2000年,東至黑北路,西至按察司街,南至運署街,北至明湖路,轄區占地面積0.3平方公里,是歷下區距離大明湖新景區最近的社區。轄區內居民樓29座,平房院落100戶,實住居民1994戶,人口4437人。社區設黨總支,下設4個支部,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51人,居委會現有居乾6人。轄區內有中國人保濟南分公司、泉城中學、歷下交警大隊、歷下區教委、歷下區糧食局、大明湖國小、建金大廈、淨雅大酒店、鵲華居、順風肥牛、鴻騰三館等企事業單位十餘家。
近年來,按察司街社區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以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社區民眾為工作重心,努力建設環境整潔、治安良好、文明和諧、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區。
目前,社區擁有辦公用房700平方米,設有一站式辦公大廳、會議室、活動室、市民學校、陽光放映室、電子閱覽室、殘疾人康復站、溫馨話室、檔案室等基礎設施,擁有社區老黨員講師團、康華藝術團、泉城藝術團等各類公益團體3支,社區積極與社會單位合作,社區法律諮詢室、陽光少年活動基地、社區便民繳費點、十分鐘生活服務圈、公益電腦培訓班等多項服務項目都先後建立健全,滿足社區民眾物質精神文化追求,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細緻的社區服務。2009年至今,社區先後獲得全國基層低保規範化建設典型單位、市級充分就業和諧社區、市級遠程教育優秀站點、歷下區陽光誠信低保工作先進集體、歷下區黨風廉政示範點、歷下區人口文化示範社區等榮譽稱號。

發展重點

按察司街社區存在問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醫療衛生環境。
按察司街社區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增加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16畝,養殖業方面發展豬137頭、牛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

文明建設

近年來,按察司街社區不斷加強硬體投入,改善辦公環境和服務設施,實現辦公設施現代化和辦公環境美觀化。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用於社區的硬體建設,使社區的辦公條件、服務條件都得到改善。現在,大部份社區都有了黨建活動室、社區便民活動室、法律服務站站,硬體設施進一步改善,提高了服務居民的能力,為居民營造辦事便利,生活舒適的家園。大力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以“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為主要內容,組織各類志願者,聯合“千百十”文明和諧家庭和“道德模範隊”,廣泛參與普及文明風尚、整治公共環境、維護社會秩序、關心下一代以及文化、科技、衛生等志願服務活動。為社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生活困難民眾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務。通過不斷拓展志願服務的領域,豐富志願服務的內涵,創新志願服務的形式,形成全社會倡導文明和諧的新風尚,推動了市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在轄區9個社區(村)成立了二十餘支特色文體隊伍,結合傳統節日與重大慶典廣泛開展別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吸納更多的社區文體人才加入其中,豐富廣大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社區黨建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創建“安全型、溫馨型、誠信型、學習型”社區為目標,堅持以班子內部“小團結”來帶動各族民眾的“大團結”,把服務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居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各族民眾和社區組織的雙向互動服務作用,全力為各族居民民眾做好事,解難事。 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優勢,以打造陽光愛心社區為活動載體,通過邀請優秀“五老人員”在黨員民眾中做經驗交流,樹立典型。在工作人員中推行“延時服務”,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為黨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勞逸結合提供了好的平台。開展與共建單位五聯工作法、“我為下崗失業居民再就業做貢獻”、“真心辦實事、熱心換民心”活動,提高了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滿意度和公信度。按察司街社區黨支部以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依託,創辦了以家政服務、黨員教育培訓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