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頻

拍頻

從圖像上來看,這個波的局部形狀依然是以原先頻率振動的波,但各個波峰的外緣卻形成了波長更長的一個波形(即振幅在空間上的變化)。對於聲波來說,我們聽到的聲音強弱取決於聲波振幅的大小,因此當這樣的波傳入人耳時,人耳處(空間固定點)的波的振幅會隨時間變化,於是"在聽覺上會感到音量有周期性的強弱"。"一強一弱稱為一次拍",而在單位時間內聽到的拍數,就是拍頻。

基本內容

字面意思就是:拍的頻率。

【拍】Beat(英)鋼琴調音時所利用的一種聲音現象。十二平均律中的純五度、純四度、大小三度以及大、小六度等音程同時發響時,在聽覺上會感到音量有周期性的強弱,這一強一弱稱為一次拍。產生拍的原因是因為兩根弦在振動時發音的波長不同,在一定時間內聲波有時相合,有時分散,發音減弱。

在物理上,兩列同方向傳播、同方向振動的,振幅相等的平面波,如果它們的頻率相差很小(相對於自身頻率來說,差是小量),那么它們疊加在一起後形成的波有如下特性:

1. 波上的點的振動頻率與原來的兩個波的頻率近似相等;

2. 波的振幅不固定,有些點的振幅是原來的兩倍,有些點的振幅是零,同時某一點的振幅也會隨時間變化。

在數學上,這樣的兩個波的疊加可看作兩個正弦函式的疊加。對於平面波A×sin(kx-ωt),當k與ω分別取兩組不同但相近的值時,利用和差化積可分析並作出兩正弦函式之和的圖像。

(注:兩列波的波速相同,故總有k/ω為恆定常數)

光學上有一個簡單但實用的結論:兩列從同一點出發的,初相位相同的光波的拍頻在數值上等於兩列波的頻率之差的絕對值。[ω拍=|ω1-ω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