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斯特天文望遠鏡

拉莫斯特天文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簡稱LAMOST,它是一架橫臥南北方向的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

概況

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簡稱LAMOST,故中文為拉莫斯特天文望遠鏡。它是一架橫臥南北方向的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
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綬琯、蘇定強為首的研究集體建議,得到了天文界廣泛的支持,由中國科學院提出,經過反覆論證,於1996年列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1997年4月得到國家計委關於項目建議書的批覆,1997年8月29日得到國家計委關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目前正在進行項目初步設計。
因為套用主動光學技術控制反射改正板,使它成為大口徑兼大視場光學望遠鏡的世界之最。由於它的大口徑,在曝光1.5小時內可以觀測到暗達20.5等的天體。而由於它的大視場,在焦面上可以放置四千根光纖,將遙遠天體的光分別傳輸到多台光譜儀中,同時獲得它們的光譜,成為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它將安放在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項目投資2.35億元。它將成為我國天文學在大規模光學光譜觀測中,在大視場天文學研究上,居於國際領先的地位。
LAMOST工程分為七個子系統:光學系統;主動光學和支撐系統;機架和跟蹤裝置;望遠鏡控制系統;焦面儀器;圓頂;數據處理和計算機集成。望遠鏡將安放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興隆觀測站。投資2.35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7年,2004年底開光觀測。建成後將作為國家設備,向全國天文界開放,並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2007年5月28日的凌晨3點,正在調試中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簡稱LAMOST)喜獲首條天體光譜。隨著調試的進展,隨後的兩天LAMOST已不斷地獲得越來越多的天體光譜。LAMOST開始產出光譜,標誌著其各個子系統(望遠鏡光學和主動光學、跟蹤控制、光纖、光譜儀)已全部聯通並達到要求的技術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